首页 / 

阅读之光点亮“奇迹之城”!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精彩落幕

发表时间:2022-12-24 10:45
分享到:

  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深圳读书月已成功举办23届,不断发挥着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让城市每扇窗户都透出阅读的光,点亮因为文明而更加靓丽的“奇迹之城”。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支持下,第23届深圳读书月自11月5日正式启动,以“读时代新篇 创文明典范”为年度主题推出16项主推活动、34项延伸活动、260项成员单位主题活动,共举办2300余场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其中,特别策划“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对视”“名家荐书马拉松”“自然生态优秀图书大赏”“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分享会”等创新品牌,进一步深化“深圳读书论坛”“年度十大好书”等经典品牌,邀请了王京生、李凤亮、梁永安、向雪怀、姚锡娟、严晓频等名家大咖汇聚深圳,奉上一场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周末,“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温馨阅读不眠夜作为读书月收官之作重磅呈现,将全民的阅读热情推向最高潮。

  本届读书月坚持“品质、品位、品格”原则,凝练“文明的阶梯、文化的闹钟、城市的雅集、阅读的节日”办节定位,突出“全域联动、全景体验、全民参与、全媒触达”的“四全”特色,不仅充实了深圳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深圳的文化表达,引领了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也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内核,进一步树立了现代化城市的阅读品牌标杆,推动城市文明典范建设迈上新台阶。

  读时代新篇,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

  在第23届读书月启动仪式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表示,“在全国上下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深圳隆重开启第23届深圳读书月。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深圳举办的首个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这既是一年一度文化闹钟的如约而至,更是全市上下对党的二十大深化全民阅读重要部署的笃行落实。”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本届读书月的成功举办是深圳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倡导市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成果,也是深圳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经典朗诵、名家领读、主题书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带动更多市民在书香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本届读书月年度主题为“读时代新篇 创文明典范”,旨在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重大历史节点的意义,呼应新时代律动的脉搏、新征程奋进的足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奋发向上,既体现助力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使命担当,又体现了对全民阅读内涵、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

  特别策划“年度钜献”版块,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年度特别策划。读书月期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主题书展在深圳各大书城、书吧全面亮相,展出党的二十大相关读物、科学人文艺术图书精品等,营造了全市浓厚的书香氛围。“铿锵的足音”经典诗文朗诵会邀请了姚锡娟、严晓频、康庄、刘家桢等国内朗诵名家和吴庆捷、苏洋、李绍琴、红石、刘畅、张传伟等深圳朗诵艺术家倾情演绎,为市民打造了一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视听盛宴。

  创文明典范,倡导科学、人文、艺术精神

  本届读书月进一步明确了办节定位,在“文化的闹钟”“城市的雅集”“阅读的节日”三大定位基础上,新增了一个“文明的阶梯”,题中之意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月是城市文明的阶梯”,强调读书月要助推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定位,自觉承担通过阅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使命,也赋予了深圳读书月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本届读书月大力倡导科学、人文、艺术精神,设置科学、人文、艺术三大专场,将科学求真、人文向善、艺术尚美的内涵渗入了各项重点活动之中。其中,“大家的声音”2022深圳读书论坛围绕“科学、人文、艺术”主题,举办“未来已来——数字时代的精神建构”“在变化的时代与青年对话”等主题讲座,邀请李凤亮、梁永安等名家学者登台分享。

  李凤亮提出了“科学精神是深圳城市精神的‘硬核’”,梁永安则建议青年读者“要有强大的邂逅力量,在流动中建立现代温暖的情感能力”,一场场精彩讲座让三种精神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嵌入城市基因,塑造城市文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高度评价读书月,“深圳读书月回应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个月内的活动,它更代表了深圳迈向更高城市文明阶梯的积极形态,让全民共享书香城市的美好氛围”。

  建人文湾区,促进深港两地文化的互融共通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本届读书月精心策划了“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对视”系列活动,共举办4场对谈和2个展览。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双城对视话题范畴更加宽广,从生态之美、创业精神、艺术美学、文艺创作等多个方面切入,邀请深圳的南兆旭、严莹、刘忆斯、王俊、王樽、刘晓都等,与香港的薛凤旋、陈升、麦栋培、向雪怀、林云华、吴志华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跨界对话,展现深港文化的互融共通,以阅读融通两地民心,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城交流精彩纷呈,在“从草木山水说起——深港自然地理对谈”中探讨两地自然博物赞歌,从山水草木之间讲述深港乡情;在“创业志——深港青年创业阅读对谈”中回顾深港合作历史篇章,见证两地追梦人共同成长的创业经历;在“流金岁月——深港电影音乐、流行文化对谈”中领略怀旧复古的港片港乐与今时今日的湾区文化;在“深港两地艺术馆、博物馆发展对谈”中探索艺术与城市在地文化的融合,从不同角度品读深港各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傅伟中表示“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势。共同打造深圳读书月,深港两地出版文化界一定能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催生更好的文化作品,迸发更强的与国际对话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强化视觉设计,彰显文化品位。本届读书月与韩家英设计公司进一步深度合作,构建统一化的品牌视觉体系。主视觉围绕“读时代新篇 创文明典范”年度主题,突出“Time”“Civilization”两个单词,以“金字塔”式进行字母排列,形成层层上推、不断拔高的观感,正如读书月的logo一样,寓意“这座城市的人们沿着书籍的阶梯,拾级而上,涵养心灵、丰盈人生”。

  倡导绿色文明,展现生态之美。本届读书月聚焦“自然生态”领域,在“当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对视”系列活动中开展深港自然地理对谈,引领读者关注城市化背后的自然地理美景;创新推出“自然生态优秀图书大赏”“穿城而过,走读深圳”等重点活动;将第四届深圳书展、年度十大好书等重点活动搬至户外,在城市中心、海边草坪举办露天盛会,营造人文与自然交织的开放体验空间,倡导积极、健康的阅读生活方式。

  掀阅读热潮,丰富市民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届读书月与第四届深圳书展再次深度联动,打造全民阅读狂欢节,为市民的精神生活增添“幸福感”。本届书展呈现“超人气、高销量、夜经济”,为期十天吸引超110万人次参与,共计实现销售码洋3434万元,同比增长24%,再度刷新了全国时间最长、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纪录,被媒体誉为颜值“有高度”、品位“有深度”、人气“有热度”、体验“有温度”、规划“有广度”、惠民“有力度”的“六度书展”,也体现了深圳正从疫情的影响下迅速恢复元气的新面貌。为了进一步体现“在蓝天下、草地上办露天书展深圳特色,本届书展首次与2022簕杜鹃花展深度联动,在城市中心、莲花山下,勾勒出城市人文自然相融、书香花香交织的最美阅读风景线。设立“1+8”主分会场联动模式,打造深圳市民“家门口的图书盛会”,共开展130余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邀请马伯庸、李朝全、赛雷等20余位知名作家携最新力作亮相书展,举办一系列全国新书首发活动,场场席位爆棚,书迷大呼“过瘾”。还联动线上线下开启“云书展”“云直播”模式,进一步打造彰显“城市文明典范”品位的高质量图书文化展会。

  有媒体称赞本届“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是“用一份高质量阅读书单,回应大众对高质量阅读的渴望”,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专业能力和审慎精神捡拾 “书海明珠”。本届年度十大好书中有9本是非虚构作品,周立民总结此次获评书籍特点时说道,“这次书籍评选对医学、科学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科学人文的图书比重在不断加大。”体现了年度十大好书始终关切社会现实、关照人类境况、追踪读者期待,引领大众的阅读品位与精神追求。

  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敲响了城市文化的闹钟,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指路明灯,邀请王京生、魏玉山、李忠、孙柱、傅伟中、丁时照、聂雄前、徐雁、张晗、袁晓峰等专家学者,开展了一场有深度、有态度、有品位的高端学术研讨会。邬书林对深圳以及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的举办表达了期许和赞赏:深圳是最早倡导全民阅读的城市,为我国全民阅读的开展作出了积极探索、重要贡献,中宣部先后两次在深圳召开经验交流会就是很好的例证。把全民阅读引向“深入”,深圳有条件也应当有新作为、新追求、新贡献。

  名家荐书马拉松是本届读书月最具创新的一项“云阅读”活动,以24小时全媒体直播方式,奉上一场云上精神盛宴,邀请罗振宇、樊登、脱不花、绿茶等50位名家学者在线推荐100本私享好书,受到全国业界关注,掀起全民阅读新热潮。

  举多方之力,突出“全域全景全民全媒”特色

  科技赋能阅读,加强“全域”联动。本届读书月打破地域限制,注重读者的线上阅读需求,推出“深圳读书月云空间”“云书展”“名家荐书马拉松”“城市声林”全民听书活动等重点活动,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云逛展、云直播、云购书、云互动、云听书,打造一场全民在线、永不落幕的云上读书月;加强深港联动,与香港紫荆文化集团旗下的联合出版集团共同打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展”“合颜悦设——联合书籍装帧设计分享展”等,依托深圳图书馆设立“从文献看香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深圳图书馆馆藏香港文献展”,进一步推动深港两地文化互融互鉴;加强境内外联动,组织外文出版社、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等境外优秀出版机构在深圳书展参展,海量外版精品图书资源以飨读者,实现“全域”联动。

  串联阅读空间,打造“全景”体验。本届读书月突出“视觉美”“听觉新”“互动强”的体验感,将“年度十大好书”揭晓礼设在白鹭破书吧户外草地举行,面朝大海,琅琅书声,构成充满人文氛围与自然意趣的城市文化光景,被不少嘉宾称赞为“年度最佳会场”与“最美的图书颁奖礼”;本届读书月与喜马拉雅联动推出“城市声林”全民听书活动,在中心书城设立数字阅读艺术展,让读者体验了一场耳目一新的“听读”盛宴;第四届深圳书展联动簕杜鹃花展,在莲花山公园推出“阅见繁花”阅读市集,打造“全景”体验。

  营造书香鹏城,吸引“全民”参与。加强市区联动,在全市“10+1”区设立分会场,举办各具特色的区域活动,南山分会场结合其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特色,举办“科学·科普·科幻”系列活动;盐田、坪山、大鹏分会场以自然生态为特色,开展“盐田海洋图书奖”“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等评选活动,展现城市各区的文化风采。此外,“温馨阅读不眠夜”联动各区地标性阅读空间,开展全场图书优惠、台阶音乐会、中英文朗诵会、线上线下名家荐书等不间断的创意文化活动,奉上一道阅读不停歇的文化大餐,吸引“全民”参与。

  放大传播声量,实现“全媒”触达。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读书月全网总报道量超3万篇次,全网阅读量超2亿人次,共协调200余家中央、省、市、港澳各级新闻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助力宣传,充分利用线上直播、短视频、专题页面、推文、条漫、海报H5等新媒体形式,呈现出“形式新、热度高、亮点多、覆盖广”的宣传效果。

  此外,本届读书月深化“全媒体大直播”模式,将重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通过深圳读书月、深圳发布、壹深圳、第一现场等线上平台全网播出,全网播放量超818.5万。其中,名家荐书马拉松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50万,全网点击量突破600万;并协调全市16处楼宇户外LED屏及室内LED屏、4条地铁线拉手、37个公交候车亭广告以及1万个公交车内屏投放读书月和书展宣传广告;依托深圳京基100大厦、平安金融中心、华润春笋大厦、深圳湾一号等全市地标建筑为读书月亮灯,实现“全媒触达”。深圳出版集团/文 毛志亮/图)


编辑:李芊诺

责编:马永和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