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22-12-16 23:11
分享到:
  ■孙自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12月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称,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2年提高了15.14分。同时,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中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介绍,区域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报告显示,最近10年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重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31个地区可以划分为创新领先地区、中等创新地区和创新追赶地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2022年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与2012年报告排名完全一致,这些地区创新能力强劲,为中国创新领先地区。
  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的地区,2022年包括重庆、湖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湖南、辽宁、福建、江西、河南、宁夏、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甘肃、广西、贵州、海南和内蒙古21个地区,比2012年增加14个地区。中等创新地区数量的大幅增加,显示中国各地区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
  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在50分以下的地区,2022年包括青海、云南、新疆和西藏4个地区,比2012年减少14个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
  报告显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效果显现。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2分,比上年提高1.6分,综合排名全国第2位,创新成果溢出效应明显。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有序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绩显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多年排名全国第1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长三角在上海的引领下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创新体系效能快速显现。长三角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国际收入已接近全国的5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搭建起“两廊”(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点”(深港河套创新极点、粤澳横琴创新极点)的框架体系,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4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集群。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2位。
  此外,长江经济带创新表现突出,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提醒,在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增长乏力,区域企业创新活跃度有待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待突破,部分资源型区域向创新发展转型还较缓慢等。
  面向未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要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发挥区域创新在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区域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来源:中国工业报)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