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鑫
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11月22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的公告》(以下简称《清单》)。根据公告,自2022年12月1日起,对清单中的药品,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
国家医疗保障局专家库成员、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锦希表示,进口抗癌药、罕见病药物价格都很高,予以增值税优惠是一项利民政策。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药品的成本、利润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增值税的税率下降,在税价联动下将会使药品的价格下降,老百姓的负担就会减轻。
“降税清单”持续扩容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两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随着“降税清单”再次扩容,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其中。
2018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并公布了首批抗癌药清单,其中包括抗癌药品制剂103个、抗癌药品原料药51个。
2019年,财政部等四部门又发布《关于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涉及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其中指出,本通知所称罕见病药品,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罕见病药品制剂及原料药。罕见病药品范围实行动态调整,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药监局根据变化情况适时明确。
2020年10月,《第二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发布,其中包含了39种抗癌药物以及14个品种的罕见病药物制剂,涵盖靶向、免疫等多种治疗用药。此次纳入的14个罕见病药品制剂中,包括重组人干扰素β-1b、特立氟胺、芬戈莫德、西尼莫德等四种多发性硬化用药,加上第一批纳入的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至此,国内已获批的五种多发性硬化用药已全部纳入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国家海关总署在解读政策时表示,这次更新的目的一是动态调整抗癌药和罕见病药清单,将一些最新批准注册的抗癌药和罕见病药纳入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第二批清单,以享受相关增值税政策;二是对第一批药品清单中部分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税号进行了修正,从而鼓励抗癌和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同时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11月22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又联合发布《清单》,该清单中包括51个抗癌药品制剂和原料药、20个罕见病药品制剂和原料药。
“根据我国税收政策,进口药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3%。”据东方高圣财务总监杨秀介绍,在成本、售价相同的情况下,享受增值税优惠,可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药价下调等影响有待观察
此次发布的《清单》多为近两年获批的明星产品,如2021年先后获批上市的两款“天价”抗癌药———CAR-T细胞疗法产品:复星凯特的阿基伦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伦赛注射液,两款产品的价格均超过百万元。
根据公告,在此清单的药品,将直接简化生产药企的缴税流程,并减少税收负担。目前,这一税收优惠也已由进口抗癌药扩大至国产抗癌药。
对此,药明巨诺表示,公司也留意到上述公告的发布,瑞基奥仑赛在抗癌药清单之列。企业内部的相关团队正在就此政策公告内容以及业务影响进行研究,目前暂无结论。
除此之外,第三批清单中的抗癌药还包括我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达妥昔单抗β注射液;被纳入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药物富马酸吉瑞替尼片;全球及中国首个获批上市、不限瘤种的精准靶向NTRK基因融合药物硫酸拉罗替尼胶囊等。
罕见病药物方面,有我国首个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口服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公开信息显示,利司扑兰此前在中国的零售价为6.38万元/瓶,患者参与赠药后,年治疗负担在65万元左右。今年6月,利司扑兰在山东药械招采平台的挂网价格已经下调至1.45万元/瓶,患者年治疗负担将不高于45万元。减税政策的支持,或将更有利于药价的进一步下调。
那么降税是否意味着降价?一位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A药品出厂价800元,经销商以1000元/盒的价格销售给医疗机构。在这个环节降税前16%的“一般纳税”是以企业购进和销出价格的增值部分200元为计税依据,应纳税32元/盒;3%的“简易纳税”则以单笔销售金额1000元/盒为计税依据,应纳税30元/盒,所以降税前后差额仅为2元。
虽然通过增值税降价幅度并没有患者期望的那么高,但这是“组合拳”的第一步。丁锦希表示,对于昂贵的抗癌药降价有减税、免关税、医保、商保等综合举措,通过多层次价格调控引导机制,可全面提升治疗严重疾病的高值药品可支付性。(来源:中国工业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