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先进院这十年:从新型科研机构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发表时间:2022-11-20 21:44
分享到:

科技创新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城市赖之以兴

新型科研机构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革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而且是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提升“0—1”原始创新能力、开展“1—10”产业技术研发、加速“10—∞”成果转化的重载体和策源地,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2006年成立之日起便践行着“工业研究院”的使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动行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重要努力,硕果累累

这十年深圳先进院人员规模2011年底的1529人发展到5000余人,从早期以集成技术为主到今天布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脑科学、合成生物学、先进材料、碳中和等前沿学科承担项目经费8倍,累计140亿元发表论文4倍,累计1.2万篇专利申请9倍,累计总量超1.3万件PCT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科教机构第一孵化企业10倍,累计1500家、持股企业344家

正如深圳先进院院长、深圳理工大学(简称“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所说,深圳先进院是深圳首支科研国家队,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深圳速度”步入发展快车道,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间,深圳先进院肩负着“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已经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深圳这片科技创新热土上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这十年为创新而生的深圳先进院已然成为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一面旗帜

人才篇放眼全球广揽英才,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国庆节前夕,来自21个国家的49位外国专家被授予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他们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深圳先进院医药所高分子药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深理工药学院杰出教授戴安娜·博拉斯基(Diana Boraschi)院士便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这并不是深圳先进院深理工合称“SIAT”的人才第一次获此殊荣2020年开始,SIAT每年都有1人荣获该奖项深理工药学院讲席教授、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霍斯特·亚瑟·梵格(Horst Arthur Vogel)院士获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深理工药学院讲席教授、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院士获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这十年,SIAT广揽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戴安娜梵格斯彼克曼为代表的高端人才的纷纷加盟正体现了深圳先进院的强大向心力

以为数不多的三国五院院士斯彼克曼为例2011年他辞去英国阿伯丁大学环境与生物科学研究所所长职务后,首先加入的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不过2020年他又离开了拥有良好科研生态环境的北京转而来到深圳全职加入深圳先进院

如他所说这是因为深圳“提供了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机会”因为深圳这座城市推广的绿色技术、智慧城市技术和零浪费的理念,在大力搞建设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是因为深圳“广阔的国际视野”而这一点在深圳先进院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自成立之日起深圳先进院便秉承“全球揽才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十年来这一放眼全球的人才强院理念从未改变把人才培养放到显著位置给人才以自由的成长空间对人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予有力的支撑保障也从未改变如此才有了今天深圳先进院人才济济的喜人局面拥有海内外全职院士13人,国家级人才超140人,杰青、优青共38人,中科院和省市级人才超1000人次,海归超900人,平均年龄33岁……

这十年为创新而生的深圳先进院真正做到了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溢得出”建立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全国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科研篇强化自立自强突破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

108中国科学院工会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苑名匠”名单全院共有12个团队和7名个人获此称号其中就包括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成像研究团队

也正是这支以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创新与转化为目标,致力于推动生物医疗成像理论与技术创新、成像电子信息、装备研发及医学应用的团队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在去年11月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深圳先进院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这一成果是产学研医跨领域、多学科历时十多年联合攻关所取得的,科研人员们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型3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并实现了产业化,这是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创新的一项里程碑式成果,填补了我国高场磁共振整机制造的长期空白。

近期这支团队还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创的5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并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NMPA)审批,成为国际上率先突破的超高场人体全身功能磁共振成像产品。

而像这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的科研团队,深圳先进院还有很多。这十年他们的“突破”故事也在不断上演——

设计开发国内首例神经功能重建及轻量化仿生上肢假肢;自主研发城市大数据技术,实现千万级人口城市传染病区域风险评估和疫情趋势预测;首次合成纳米人工红细胞和纳米仿生光敏剂,实现肿瘤可视化精准诊疗自主研发高速三维成像技术,绘制出迄今最高精度猕猴三维脑图谱;首次以定量公式揭示生物迁徙化策略;世界首创全新高效、低成本新型双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的超薄芯片、临时键合胶材料替代美国进口;国际首度成功建立黑磷晶体单管千克制备工艺,实现黑磷金属催化剂百吨级工业应用……

这十年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是因为深圳先进院始终瞄准国家和“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融合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BT),夯实已有方向,提前布局建设能源、材料、海洋科技、战略高科技等领域,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并不断完善科研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营造引领创新的科研氛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学术自由,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文化和科研格局。

此外深圳先进院这十年还不断发挥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引领作用,牵头建设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三大深圳基础研究机构,以及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省市各级重要平台载体113个为源源不断的成果产出技术突破提供平台基础

产业篇独创“蝴蝶模式”,孵化未来产业,建设一流工业研究院

这十年围绕“建设一流的工业研究院”的使命和愿景深圳先进院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坚持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在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多项有益探索并打造了多个具有深圳先进院特色的产业化“样本”,助力深圳“20+8政策”

一是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模式

作为深圳先进院创新组织架构和协同创新合作的“产品”,联合实验室建造了一个支撑科研成果在产业化和成果转化中渡过“死亡之谷”的加速与保障模式,保证创新过程既面向产业需求,又可以低成本利用产业资源“补充知识”,形成“接地气”的产业共性技术,有效赋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十年来深圳先进院累计与企业共建了近200个联合实验室,合同额超5亿元,到款近3亿元。而合作对象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到创新型中小企业,可谓应有尽有。如今,不仅合作规模跨越了几个大台阶,合作方式更迈向专业、细分。

比如发展新赛道。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多年化工产业积累,在和深圳先进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主任喻学锋团队成立“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后,引入该团队的黑磷、磷基电池材料、气凝胶等技术,实现了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转型。

再如产品赋能升级。深圳先进院与稳健医疗打造的“创面敷料创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在其现有的医用敷料技术上,双方围绕硼酸盐生物活性辅料等,对产品功能进一步升级。

二是促进成果落地的线性和非线性两大模式

线性模式主要以成果转化为轴线,其中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项目联合申报到专利布局,再到对接产业的需求,最终形成成果转移转化;第二阶段以专利成果的许可和转让为主,分别形成短期收益、中期股权价值和长期股权变现第三阶段是外溢机构的网络化联动,在全国各地设立多个合作机构,每一个都对应深圳先进院所属研究所的学科领域,定向转化;第四阶段在深圳各个区设立成果转化创新载体。

非线性模式则是深圳先进院率先探索独具特色的“0110∞”的“蝴蝶模式”。

具体来讲就是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蝶头”以基础研究机构为“蝶胸”,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为“蝶腹”,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为左右“蝶翅”,跨界整合融通重构突出“01”的原始创新,助力“110”的成果转化,驱动“10—∞”的能级跃升让科研服务产业、用产业反哺科研,使科学和产业两只“巨手”跨越“死亡之谷”紧紧握在一起。

可以说蝴蝶模式是深圳先进院作为新型科研机构在推动成果产业化上的一个创举很好地解决了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为深圳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具有推广意义的样本

教育篇依托研究机构,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产业核心关键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先进院强调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十年来深圳先进院深刻领会这一精神在坚持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的同时积极思考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8年11月,中科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依托深圳先进院深厚的发展基础合作共建深理工。至此深圳先进院一直以来的思考与探索终于有了付诸实践的机会

如今深理工正以高起点、高标准快速建设具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学院、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育人组织架构,形成“文化素养、关键能力、知识体系”三维人才培养体系并建立“导师制”“个性化”的特色学业支持体系,着力培养兼具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梦想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七大领域,深理工将践行“新工科”“新医科”发展理念,在深圳先进院现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发展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首批重点建设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五个本科专业,形成和深圳其他高校错位发展的学科特色。

目前,深理工首批设置的六个学院(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首批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深理工与南方科技大学首届33名联合培养硕士生实现100%升学就业,让“生化环材”被称为四大“天坑”专业学生成了“香饽饽”。而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今年的238名毕业学子中,近半数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就职,人均5项学术成果。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办高校办学路径的深圳先进院,以扎实的科研实力为根基,以领先的人才阵列为树干,以幼小初高本硕博后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为枝叶,以优质的科教产业资源为养料,扎根深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定能助力SIAT科教事业的大树根深叶茂并为国家输送各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王之康 刁雯蕙 孟倩羽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