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二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航空航天、运载装备、智能制造、工业软件、能源化工等相关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数百位领导、专家、科技工作者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等嘉宾莅临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一级巡视员解三明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仿真产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生产模式逐渐趋向数字化、智能化。仿真技术为制造企业提供了能够覆盖产品论证、研发、试验、制造、维护、辅助决策及人员训练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说,仿真技术是制造业的创新之“源”。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指出,仿真作为一门基于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的多学科综合性技术,是推动现代高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极大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在推动国防建设,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围绕当前行业热点,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会议组织了“工业仿真软件”和“仿真、数字孪生与元宇宙”高端对话。围绕当前中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的痛点、难点、应用及发展,来自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汽车研究院的五位嘉宾展开了精彩的对话。相对于元宇宙跨越时空的科幻感与炫酷的未来科技感,数字孪生技术与仿真技术则让人更加直观感受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连接。中信戴卡股份、中车青岛四方研究所、北京华如科技、雪浪云郭翘、中国石油大学等专家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观点。
论坛期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召开了一届一次会长会议理事会议和专家委员会会议,讨论了深入开展团体标准工作及成立团体标准总体组,编纂《中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白皮书》,成立“科创中国”科技创新服务团,设立汽车交通、航空航天、工业仿真软件、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中心等有关事项。为了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促进中国仿真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搭建仿真领域产学研用融合的高质量平台,还召开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专家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海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