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着力落实钦州市委、市政府“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紧紧围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一职责使命,聚焦创新引领钦州港片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钦州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承担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的94项高标准实施,实施率达100%,推动全国自贸试验区278项可复制推广经验或案例的213项在片区落地实施,8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已全面落地实施。
自主改革创新成果成效显著
钦州港片区累计形成自主创新成果超过100项,其中45项在全区复制推广,占全区43%,累计向商务部报送拟全国复制推广创新成果7项。
投资贸易便利化大幅度提升
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片区新增引进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15家,2021年钦州港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20年压缩28.1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20年压缩21.05%;钦州港口岸2022年综合物流成本比2021年降低18%-38%,跃升至全国沿海口岸一流水平。
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承接自治区级和钦州市级行政权力事项311项,基本实现“片区事片区办”,企业登记实现“秒批即办”,“三区统筹”改革顺利推进,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首家法定机构,建成三个片区首家“RCEP+法律服务”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新模式。
国际门户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正式启用,20万吨级集装箱船可单向通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入运营,钦州港进入全国最大装卸能力港口第一方阵;海铁联运网络已覆盖16省区59市111个站点,累计新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达66条;累计货物吞吐量突破4.5亿吨,集装箱完成量超过1290万标箱,助推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双双提升至全国沿海港口前10强。
产业聚集发展初步形成规模
累计新增企业超过32000家,引进中石油二期、华谊、桐昆等13个百亿元总投资超2300亿元重大落户钦州片区,形成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具有临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引进平台经济企业超70家,累计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超7亿元。
东盟战略合作成效不断深化
构建中国—东盟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中马金融创新试点总体业务超过170亿元;开通至东盟32条航线,基本实现面向东盟主要港口航线全覆盖;首次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范围拓展到中原及华北地区,借力RCEP不断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
经济贡献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3亿美元、进出口超60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22年上半年GDP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财政收入增长1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0%,增长速度大幅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钦州港片区制度创新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