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兰芳亲笔题词|艺术家们为什么都爱这一杯?

发表时间:2022-09-14 14:18
分享到:

  提到京剧,梅兰芳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

  

 
  这位京剧大师不仅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剧目和角色,更把中国京剧艺术传播到世界,促进了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
 

 

   

  ▲京剧大师梅兰芳

  

 
  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梅兰芳先生,也喜爱民族品牌张裕,他曾亲自为张裕公司写下四个大字“酒城易帜”。
 
  1929年《上海画报》刊登报道,回顾了1928年12月,在上海大西洋菜社宴请梅兰芳的一场宴会。
 

 

   

  

京剧大师梅兰芳称许张裕
 
  文章写道:“席间,严独鹤以义成公司所经理之张裕三十五年陈白兰地与大宛香葡萄酒等名酒饷客,味至醇美。梅兰芳亦颇称许,亲书‘酒城易帜’四字贻之。欢叙至九时半,始散席。”
 
义成公司当时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的江浙两省总经销商。
 
  著名作家严独鹤请梅兰芳畅饮张裕名酒之后,义成公司随即在《新闻报》发布张裕三十五年陈白兰地广告称:“真正陈酿,质味双绝。伶界大王梅兰芳赞其醇芳之味,与百年陈者相似,其名贵可知。”
 

 

   

  

▲民国时期的张裕广告
 
  后来又有报道描述:“最近伶界大王梅兰芳,证明较香港总督出宴之百年白兰地酒,犹有过之。”
 
  合理的推测,“百年陈者”很可能是产于世界著名酒城的法国优质白兰地。产自烟台的张裕三十五年陈白兰地较之法国优质白兰地犹有过之,恰好吻合了梅兰芳所题的“酒城易帜”。
 

 

   

  

▲民国时期的张裕广告
 
  平日,梅兰芳先生会通过古代绘画、雕刻等汲取戏剧灵感。不知道他在品味葡萄酒的时候也会汲取到一些古装扮相和剧本的新灵感吗?
 
  有趣的是,艺术大师们似乎与张裕葡萄酒有着特别的缘分。
 
  “谭门”第四代传人、“新谭派”的创立者、“后四大须生”之一,京剧大师谭富英的艺术风格被形容为“陈年之酒,风霜之木,药淬之匕首”。而谭富英先生亦喜饮陈年之酒。
 

 

   

  

▲1947年《中外春秋》刊登文章,描述谭富英吃涮羊肉、喝张裕葡萄酒
 
  1947年《中外春秋》周刊第二十期刊登《红泥小火炉,陈年白兰地:谭富英吃涮羊肉》描述:“他把作料调和好了,用筷子夹着新切的薄羊肉片儿,慢慢涮着吃着,一杯一杯往下润着白兰地,只喝得脸上红扑扑才浇涮肉汤,一个享受劲儿。大立柜里存着有五十年以上的白兰地,有张裕公司开幕时赠送他的葡萄酒……”
 

 

   

  

▲民国时期的张裕广告
 
  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和高英培曾带两瓶张裕白兰地拜访相声大师侯宝林。在听完高英培的邀请后,侯宝林半开玩笑说:“冲着这两瓶白兰地我也得去啊!”
 

 

  尽管是当下的玩笑话,侯宝林对白兰地的喜爱也已从中悄然显露。“侯宝林先生家美酒多多,可是他却只喝一种酒——烟台张裕白兰地”,他的学生赵致远在《我的三位老师:侯喜瑞、裘盛戎、侯宝林》中写道。

  

这一杯张裕美酒,到底有何魅力让艺术大师们为之着迷?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怀着实业报国的初心在烟台创办张裕公司。
 

 

   

  张裕酿酒公司老门头

  

 
  张裕三次从国外引进酿酒葡萄、聘请酿酒师,并历时11年修建地下大酒窖。
 
  1915年,张裕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即夺得四枚大金奖。
 

 

   

  1915年,张裕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获得四枚大金奖

  

 
  一代又一代张裕人把匠心、民族自豪感、爱国心融入葡萄酒里,不断开拓进取。
 
  如今,走过130年征程的张裕,拥有了平视世界的实力与底气。
 
  未来,张裕将秉持、弘扬工匠精神,以一流品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葡萄酒、白兰地的魅力!

来源:张裕葡萄酒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