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余娜
8月18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京发布简报《2022年中国东部发达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梳理追踪》(以下称“简报”)。简报发现,在疫后复苏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四个东部发达省市近三年的低碳能源类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趋势整体向好。
其中,低碳发展基础较弱的江苏“后起直追”,表现最为亮眼,在低碳能源方向投入的项目数量和金额稳定在70.0%以上,2022年其项目数量占比几乎是第二名广东的两倍;化石能源和“两高”项目投资均呈现下降趋势。广东的科技创新项目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两高”项目的倚重又反映出其在过渡期内对旧有高排放行业的缓和态度,与低碳行动中发展思路上的摇摆。
“地方省市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实际执行主体,应当及时摸清家底,为实现碳达峰提前布局。长三角、大湾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应该依靠资源优势,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探寻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其他地区以及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赢得更多转型时间和空间,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邱程骋分析。
江苏、广东领衔低碳能源投资项目
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际执行主体,地方正依据各自的发展背景和资源潜力,及时摸清家底,为实现碳达峰提前布局。
以三大重点战略发展区域为基础,简报选取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四省市,重点关注了四省市近三年内在能源、“两高”和数字经济领域的重大项目投资布局情况。
整体来看,交通、创新科技、社会发展和能源类项目是四省今年重大项目投资的主要方向,项目数量占比的范围分别在10.5%~38.3%、4.4%~26.4%、3.4%~22.1%和4.5%~15.1%。根据上升趋势和年均增长率数据,2020至2022年间,江苏省项目数量占比增长最快的项目是低碳能源项目和医药及配套基建类项目,年均增长分别为111.9%和52.0%;浙江省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电力系统类项目,年均增长分别为124.4%和94.3%;上海市为“两高”项目和医药及配套基建项目,年均增长分别为56.6%和44.4%;广东省为创新体系建设及科技项目和低碳能源项目,年均增长分别为68.3%和26.2%。
四省市对于“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落实正体现在“真金白银”上。从2020至2022年,江浙沪粤四省市重大项目中低碳能源项目总数量共410个,总投资额约32261.2亿元。
江苏对低碳能源项目发展的聚焦程度在四省市中居于领先位置 。在2020至2022年间,江苏在能源类项目中投入的低碳能源项目数量和金额占比为四省最高,稳定在70.0%以上。2022年江苏重大能源类建设项目几乎都是低碳能源项目,项目数量占总能源项目数量的94.4%,投资额占能源项目总投资额的93.9%。
广东对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稳步增长,低碳能源项目数量占比从2020年的45.9%上升至2022年的55.1%,总投资额由53.8%上升至74.9%,使其在2022年的低碳能源投入表现中位列第二。从2022年新增的低碳能源投资项目内容来看,江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储能项目上,而广东增加的项目分类更为多样化,主要在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和风电项目上。
2020至2022年,在江苏的化石能源项目投资金额以年均30.9%的速率下降时,其余省市对化石能源的投资仍在增加。广东在此期间的化石能源项目投资额占能源项目总投资额比重下降,但广东、上海和浙江对化石能源项目的投资额绝对值分别年均增长21.8%、19.9%和5.0%。
江苏和浙江“两高”项目数量占比在2022年分别同比减少54.9%和38.1%。其中江苏在近三年中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年均下降47.0%。广东“两高”项目体量最大,且在2022年该类型项目数量不降反升,主要由石化化工和建材项目拉动,达到112个,占比同比增长28.2%。
广东、浙江科技创新投资快速增长
受外部叠加因素影响,“十四五”时期,江浙沪粤作为制造业大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对外经贸领域“脱钩”打压,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的挤出效应等压力,亟需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项目。
在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领域,通过对比该类别项目数量,可以发现广东在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项目走在最前沿,项目数量持续走高,年均增长96.8%,其中主要增长的部分在电子信息及其产业基建、和科研创新平台,反映了广东继续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迈进。
浙江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60%左右,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为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工作目标。从项目数量占比来看,浙江在2022年实现了较快增长,由前两年的6%左右增长至2022年的18.8%,2022年同比增长高达185.6%。除此之外,尽管江苏的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项目总体数量不突出,但2022年此类项目在该省重大项目数量占比例超过20%,为同期四省市最高。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在2021年的项目数量出现大幅度下滑,2022年又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陆续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其中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邱程骋表示,“然而,从部分发达省市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中,仍可以看到高碳资产项目上的正向增长趋势,这不仅将为地区增加碳锁定的风险,也将增加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
简报建议,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作为中国的重点战略发展省市,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重要带头作用,四省市政府应在后续的重大项目准入门槛中对项目的绿色和减排效益程度给予更高比重的考量,并增加与所在区域内其他省市的协同,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模式,设立领先目标,增强示范效应和区域协调配合。其中,江苏、浙江应在大力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减少“两高”项目投资的战略基础上,有效利用投资持续改善其能源结构,并加速对创新科技项目的优先部署;广东、上海应在创新科技高水平发展的前提下,扎实减少对化石能源和“两高”项目的投入,避免冲高碳达峰峰值和碳锁定风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