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8%。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4%,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装备制造业堪称制造业的“脊梁”,2020年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超39万亿元,同比增长4.89%。在“双循环+双碳”新发展格局下,装备制造产业大变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然而行业痛点难消:产品设计投入大、生产效率受掣肘、设备瓶颈严重、服务响应慢,“被动式服务+救火式售后”导致成本难降……数字化转型势必将成为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解决生产效率掣肘、设备瓶颈、服务响应慢等问题?如何助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如何在新格局下提升产业动能、挖掘新的增长潜力?……佛山这家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的企业给出了一些数字化变革的参考答案。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精益制造
辛格林是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佛山制造业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日前,2022年佛山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公布,辛格林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辛格林)“基于智能电梯全流程追溯与主动安全管控平台项目”是入选项目之一。
作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其数字化转型成效备受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辛格林电梯就开始了数智化运营探索。辛格林电梯总裁刘辉表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是被“逼着”转型的,“要存活,就要变革。”
然而转型前期并非一帆风顺,辛格林选用了国外软件系统,但随着数智化进入“深水区”明显水土不服,所以可落地的实践经验,成为辛格林选择软件服务商的“硬指标”。刘辉直言,在制造业领域美的集团是“地道的行家”,智能制造成绩切实可见,加上辛格林精益制造还处于初期,需要落地应用案例做灯塔指引。
于是2021年开始,辛格林电梯继续加大对数字化的投入,与美云智数合作上了MES系统和WMS系统,全面整合销售、供应链、制造资源等,形成数据流和信息流,如今已经通过数智化转型的实施完成,拉通了OTC、P2P、IPD三大“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实现从产品立项到交付售后的主动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支持通过售后进行回溯。
刘辉也表示,这两年变革的重心正是解决内部系统孤岛问题。“前期我们搭建了很多子系统,但这些子系统互相独立,数据没有贯通。”在为辛格林赋能过程中,美云智数主要是提供MES及WES,包含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与智能仓储等,打通ERP、PLM、设备、能耗管理等系统,并通过将这些系统的基础数据收集,应用在生产系统中,最终形成报表看板,帮助解决企业痛点问题。
系列数字化变革后,辛格林打通了订单到财务端到端、采购到财务应收的端到端,以及设计到售后端到端,通过七大“数字化工具”实现生产运营效率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目前通过数字化变革,基本能做到现场根据客户需求在APP端将设计图纸生成。“我们做过统计,如今标准出图最快30秒内,非标最快也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出图效率的大幅提升,也正向影响到合同签约时间,以前完成标梯合同流程需要半天以上,有时甚至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现在标梯合同流程最快能在30分钟内完成。”辛格林电梯相关IT负责人透露。
探索数字化与“主动安全”融合
除了最直观的生产运营效率提升,数字化变革还为辛格林带来更深层次的促进。“以前我们是卖产品,现在是‘卖产品+卖服务’转型。”刘辉说道。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让辛格林有更多机会与客户保持粘性,帮助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早在2018年,辛格林便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独特的品牌定位——“主动安全电梯专家”,并不断探索数字化与主动安全的融合,实现对电梯售前、售中(生产制造)、售后全生命周期管控,让“主动安全”刻入辛格林的品牌基因里。
比如在售后维修环节,以前维保人员要去维修一部电梯,需要带很多零部件,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是哪个零部件出了问题,这就导致维修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现在电梯一旦故障会通过主动安全监控平台,将故障码统一推送至售后维保人员处,及时、精准地处理问题。
在危险/故障预警方面,由于电动车上电梯有潜在危害,辛格林电梯已经加入AI算法和感应探头,当有人将电动车推进电梯时,电梯会主动发出警告并不会启动,只有当电动车被移出电梯后,电梯才会重新启动运作。“这些都是主动安全,必须要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来支撑。”
辛格林电梯相关IT负责人还称,“我们甚至未来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做到故障预警,在电梯坏之前或者是测评它可能哪里会有故障,会提前地去进行排查。” 针对“主动安全”,辛格林电梯还先后推出了EASY GO(智能解困系统)、电梯卫士安全系统EGS、电梯预保护系统EPS等。
十年初心不变 坚定数字化未来
今年是辛格林成立10周年,同时也是信息化探索的重要时间节点。2015年至今,辛格林在数字化改造上的累计投入已将近4000万元。刘辉认为表示,“数字化是我们坚定要持续走下去的路,不是说这一两年取得一些成绩就满足了。”
在刘辉看来,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要做数字化变革,管理层先要有明确的蓝图和规划,其次中小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有数字化团队的支撑,不然会走很多弯路,最后信息化人才的配套非常关键,为深化改革,辛格林特意招聘组建了技术团队。
关于数字化的未来,刘辉心中始终坚定画下了一个“辛格林5年发展规划”蓝图,在接下来的第一阶段(2021-2022年)计划构建核心数字化管理基础平台,通过内部完善实现互联互通,协同集成;第二阶段(2023-2024)将继续深化提升、优化管理规则、强化整体效率;第三阶段(2025-2026)数据赋能、引领行业,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深入产业协同模式,上下游赋能。
刘辉指出,一个电梯的零部件可能超过3000个,供应链上下游涉及将近500家企业,然而这些链上企业做数字化的并不多。如果他们跟不上转型的步伐,也势必会影响到辛格林电梯的生产效率,因此会有优胜劣汰的情况。
据悉,现阶段辛格林已经将部分信息化的软件免费开放给上下游企业应用,“我们还是先给他们赋能,大家一起享受数字化的红利。”刘辉希望未来辛格林电梯能深入产业协同模式,“承上启下”为上下游企业赋能,推动产业链升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