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低碳能源排头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六

发表时间:2022-07-11 18:57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围绕我国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开展深入调研,研究成果获得有关领导同志的关注与批示。2022年,中国工经联将在此基础上,从遴选示范、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等维度继续做好中国工业碳达峰工作,宣传并推广企业优秀成果与案例,助力工业领域更好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系列工作,推动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现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为广大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提供借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集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中居主导地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油气投资业务。中国石油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战略,努力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的绿色产业链。

 

一、战略规划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石油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打造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部署实施节能降碳、甲烷减排、生态建设、绿色文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氢能+零碳燃料升级、综合能源供给体系重构、深度电气化改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建设、零碳生产运营“十大工程”,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二、大力加强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                                        

(一)低碳与清洁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紧盯公司节能降耗、固废管控、排放达标升级、碳排放管控等重大需求,基于过程清洁生产控制、末端优先资源化、系统优化促进达标升级新思路,打造了废物资源化技术、地面工程能量系统优化、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及碳排放核算和管理体系等四大技术体系,其中,29项新产品、1项新工艺、9项新技术通过三新项目鉴定。已鉴定的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专项经济效益6.03亿,推广后可形成28万吨标煤节能能力,减排二氧化碳49万吨,COD201吨/年,氨氮86吨/年等。

 

甲烷控排领域,在油气开采领域推动甲烷控排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开发了油田伴生气高效密闭回收成套技术,套管气回收率由50%提高到85%;开展了页岩气、煤层气开发采出水逸散甲烷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集成开发了组件级与车载甲烷排放检测成套技术,在长庆油田、大庆油田等近1200个油气生产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强化甲烷减排,在大港、福山等油田试点应用全流程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加强主力油气田的甲烷回收,在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建成放空天然气回收站点48个,回收能力420万立方米/天,长庆油田伴生气年回收能力达10亿立方米。

 


俯瞰长庆姬塬首站伴生气处理站

 

节能领域,2021年,下达节能节水专项资金4.5亿元,含油气生产业务2.35亿元、炼油与化工业务2.15亿元。其中,新增项目23项,下达节能专项资金2.2亿元,预计节能量8万吨标煤,预计节水量40万立方米,预计效益0.96亿元。油田主要方向是系统提效、天然气回收与余能利用、稠油油田节能提效、低效高耗设备淘汰等。炼化主要方向是系统优化、耗能设备节能改造以及装置工艺改造等。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等单位注水泵带载启动稳压注水装置改造项目投资1560万元,实现节电1214万千瓦时,年节能量4100吨标准煤,经济效益668万元;锦西石化分公司全厂低温热利用工程投资10480万元,实现年节能量54000吨标准煤,经济效益6000万元。

 


冀东油田地热开发利用智能管控中心

 

(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检测与保护关键技术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检测与保护关键技术”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相关项目重要研发成果之一,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成果由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牵头,与27家单位组成“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5年攻关形成。

 

项目形成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效益评价技术体系、环境风险监控技术体系及平台、污染物防治系列工艺技术及装备等三大系列重大成果,基本建成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成果从政策监管、风险防控、污染减排三个方面,引领我国非常规油气行业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成果在中石油、中石化所属油气田现场广泛应用,研究期间共减排水基固体废物13.91万立方米、含油钻屑19.36万吨,处理/回用钻井泥浆9.57万立方米,回收油基钻井液8730吨、原油7102吨、天然气33.12万方米,节约清水资源18.4万立方米。项目期间形成经济效益4.55亿元,预计推广后将达到7.45亿元/年,社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积极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碳技术规模应用

 

中国石油已完成CCUS-EOR(二氧化碳驱油)项目全产业链商业示范,开展18个项目,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松辽盆地20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规模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长庆油田姬塬油田、南方石油勘探CCUS先导试验区建设投运,吉林油田CCUS示范工程稳定运行13年,累计二氧化碳埋存量209万吨。积极布局碳汇林建设,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已达510亩,新疆油田营造碳汇林500亩。

 


吉林油田CCUS工程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减排增效

 


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全景

 

三、坚持绿色低碳生产,提升节能减碳效益

 

调整优化用能结构。钻探企业以降低柴油消耗为核心,积极实施钻机“电代油、气代油”项目。2021年,西部钻探公司先后在新疆、塔里木、吐哈等油田推广应用油改电钻机钻井350口,累计完成钻井进尺112万米,外购电力4亿千瓦时,替代柴油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万吨。

 


西部钻探所有钻机全部实现“油改气”或“气代油”

 

研发推广无污染施工措施。南方勘探公司针对钻井过程中泥浆池环境风险问题,创新研发了钻井泥浆随钻不落地处理技术,实现了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随钻不落地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取消了钻井泥浆坑,水基钻井泥浆经随钻处理后,液相可以回用、固相用于制砖,单井减少井场用地面积20%,减少钻井用水35%。同时,通过对水基钻井岩屑危险特性的研究,推动了水基钻井岩屑从危险废物名录中去除。该技术在中国石油全面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被评为中国石油和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深化国际绿色低碳合作交流,参与构建全球能源新体系

 

(一)持续提升项目绿色化、低碳化建设和运营水平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做“一带一路”绿色能源的推动者和绿色合作的播种者。2016年12月,中国石油作为首批企业会员,正式加入《履行企业环境责任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合作方面,涌现出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三期工程、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厂现代化改造工程、乍得2.2期油田产能建设工程等一大批典型项目,这些项目对接国际标准、多方合作共建、属地化程度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在当地有效利用。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安第斯项目伴生气之前除用于油气处理系统加热外,只能点火炬或直接放空,造成资源浪费。安第斯项目重视环保及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继在MPF、OldMariann、CDP中心处理中成功建成伴生气回收净化装置和燃气发电站,完成总装机容量53兆瓦,实现伴生气综合利用率98%,最大限度减少了伴生气的火炬燃烧排放,保护了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

 

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坚持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开发石油,采用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使天然气综合利用率从23%提高到99.7%,实现环保效益双丰收。

 

在中东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作业区,采用丛式井油田开发技术,最大限度减少钻井对保护区湿地的占用,被伊朗政府授予环保奖。在伊拉克,从零开始更新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不忘坚持生态保护与生产“同轨同步”。米桑外输原油管道穿越著名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阿拉伯河,沿线水网密布,项目公司想方设法既保证管道建设,同时又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油田生产的伴生天然气可以为当地电厂提供燃料,对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战略工程被伊拉克政府誉为“伊拉克管道建设史上深化友谊、合作多赢的典范工程”。

 

在非洲,累计在撒哈拉沙漠植树上万棵,存活率达到80%,原先沙漠营地的一片焦黄,变成了现今的满目绿茵,在沙漠腹地营造出“绿色奇迹”,受到尼日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中国石油注重生态恢复,累计投资十几亿美元用于油田污水处理,在非洲乍得上游项目将处理合格的采油产出水用作灌木丛林生态水,在油田废物处理中心种植园栽树,不断扩大土地绿化面积,作业区镶嵌在一片绿色之中。

 

在亚太地区,建设中缅油气管道时运用先进技术避免对管道沿线森林植被的影响。在海沟穿越施工时,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生态和两岸的红树林。

 


(二)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项目合作,打造海外新能源名片

 

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元化经营主要配合油气主业及当地环保和碳减排要求和政策开展。例如在尼日尔推进太阳能电站等试点项目,在尼日尔-贝宁原油管道沿线泵站开展“光伏+储能+备用柴油发电机”试点。通过试点开展尼日尔太阳能电站的应用探索,采集油田区域实际太阳光照强度参数,核实当地太阳能实际发电效率,优化光伏及发电机的实际功率配比,验证油田负荷波动对于太阳能电站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太阳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参数配置。藉此,实现“一带一路”海外油气田项目低碳目标,打造中石油海外新能源名片,推广绿色能源,助力降本增效。未来,中国石油将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新能源业务。在现有油气合作国家,参与氢能或氨、CCUS、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等合作,对资源国进行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培训等,为绿色“一带一路”做出积极贡献。

 

(三)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加强绿色能源科技合作

 

中国石油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不断扩展能源合作“朋友圈”,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务实合作的开放之路。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深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OGCI成员公司董事长/CEO联合签署发布新的近零排放战略,展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决心;牵头制定发布《OGCI中国CCUS商业化白皮书》英文版,发起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

 

2021年12月28日,为统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能源新材料科技进展,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将立足中东、辐射非洲、兼顾其他地区,以全球理念、国际标准、市场原则、高端定位,为海外上游业务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成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科技合作的桥头堡。

 

未来,中国石油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的理念,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部署,持续大力开展构建绿色能源产业链合作,以高质量合作助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绿色”命运共同体。

 

 

联系人:许婉然、张国芳

电  话:010-62385286、18531029698、18813185660

邮  箱:18531029698@163.com

 


 

专精特新·推介报道

        为进一步践行“一起益企”公益活动精神,凡参加“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系列讲座”、参加梯度培育品牌扶持计划活动的优质企业,将自动获得由中国工业报·中国工经新闻提供的公益推介报道资格。本活动为公益性质杜绝有偿新闻。

        企业有具体需求可扫码加微信号咨询:

 

 

      此外,凡专精特新企业有新闻发布、新产品新技术等重大发布和品牌推广需求的,也可联系我们提供帮助,我们承诺可为广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符合新闻规范的媒体报道、物美价廉的企业推广和品牌建设服务。

 

 

启事 

“一起益企”企业梯级培育品牌扶持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把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作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九大重点工程之首来部署,明确“百十万千”培育目标——“十四五”时期将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政策精神,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建设,中国工业报社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经新闻于今年2月发起“专精特新”系列报道征稿活动。现将征稿活动升级为“一起益企”企业梯级培育品牌扶持计划!

服务对象“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计划覆盖:新闻报道、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电商服务、人才招聘、法务权益、投诉求助、咨询服务与公共关系对接等

联系方式: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仅限工作时间)


原征稿启事事项继续有效,欢迎有新闻推介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继续投稿,稿件形式可以是图文稿件和视频稿件;也可以提供案例材料和线索,由报社派记者实地调研采访。

投稿请留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投稿邮箱:zggyxww@163.com

 

——【其他精彩内容】——

 

“专精特新”系列

|实现“卡脖子”显控技术突破,“信息安全护卫队”创业长成A股“小巨人”

|冬奥保暖 夏送清凉 石墨烯材料可穿戴服饰再破圈,冬奥科技应用对后奥运时代高质量发展显效

|驰援多省市建方舱医院,洁净行业唯一“小巨人”奇兵抗疫

|546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通过工信部审核(第三批第一年)

|257家京籍国家级“小巨人”,107家已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单项冠军坚守“专精特新”路 北京精雕“领跑”数控机床

|762家京企新入围“专精特新”名单

|种产销“众药之王”的企业:亿利制药治沙制药两不误

|薪酬榜:北交所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77万元,最高765万

|专注工业气体低温贮存50年,“小巨人”杭氧容器服务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专注危固废处置+污染场地修复+资源综合利用,为土地治病的“小巨人”红树林助传统工业绿色转型(“新锐国企”子系列)

|将砂浆做得绿色低碳+高新技术出圈,变废为宝的金隅砂浆成功拿下“小巨人”称号(“新锐国企”子系列)

|面对疫情,这家“小巨人”企业可将工厂产线搬进元宇宙空间

|李毅中:工业强基突破口在数字化,要“专精特新”,不取巧弯道超车、不换道超车

|河北公示今年首批773家“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北京新公布557家拟认定“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工业医生”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9111万奖补42家北京“小巨人”、服务平台,快看名单有你家企业吗

|小黄人分拣机器人颠覆物流行业,正帮助制造企业降本提效

|闭环管理下冬残奥村能网购吗?能!机器人直接送货到房!

|冬奥网红机器人花式服务提供者到底是家什么公司?

|清洁、消杀两不误!冬残奥防疫高仙机器人再显身手

|安防机器人冬残奥再度亮相执勤,5G技术令大陆智源如虎添翼

|冬奥氢能系统服务商天海工业火速入选“小巨人”企业,大股东京城股份连日涨停

|揭秘冬奥场馆防冻!看黑科技如何温暖鸟巢

|爱家科技保冬奥-40℃不冷 冬奥助石墨烯产业亮相

|环宇京辉生意红火10天中标7次?支撑冬奥挺进碳中和

|“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技术将推广造福2700万听障人

|燕山石化扛稳国企责任 “氢”功过硬继续保驾冬残奥

|冬奥氢能源车每天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22200棵

|中国有望率先实现氢能源车普及

|最绿冬奥会闭幕  最绿氢能产业启航

 

政策宣贯系列

通知|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启动,周四组织申报解读和线上答疑讲座

通知|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系列讲座周二首讲,提前征集企业问题与意见

 

|重磅:专精特新认定标准全国统一!《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双创大赛500强将获“专精特新”认定政策支持

|通知|公开征集制造业优质企业专业服务提供商

|2022年制造业单项冠军申报辅导培训要点回顾

|答疑|工信部将出台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等3个新政策文件

|申请“专精特新”能奖多少钱?请看全国奖补政策汇总

|汇编|一文看尽全国主要省市“专精特新”认定标准

|关于积极响应“一起益企”服务行动的倡议

|本月启动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培育认定 围绕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11部门部署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4部委局负责人密集解读经济形势视频汇总

|中央财经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部委领导人报告经贸形势视频汇总

|两会汇编:200位代表委员针对产业、行业说了什么

|中国工业经济连续12年世界第一,如何提质增效变强?8大民主党派建议这么干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