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变革“巨浪”奔涌而来,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快速迭代,汽车消费走向多元……奔涌的“巨浪”之下,如何破局?
7月6日,在《汽车商业评论》发起的轩辕之学巨浪2期走进东风活动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表示,“汽车产业链新生态的建立和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环境。汽车是四个轮子脚踏实地的行业。一个竞争发展、科技进步的状态,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好的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的最大特点,是会产生多元化。在市场上,不能只有‘唯一’,有‘唯二’‘唯三’才能生存。这需要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一起合作,共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竺延风为轩辕之学巨浪2期学员授课
轻量化愈发重要
汽车诞生至今130多年来,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回归汽车本身,竺延风认为,汽车是现代工业的明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浪”。汽车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汇、承载和运行着每一个时代的高新技术,是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平台。目前,汽车行业正朝着“五化归一车,一车通四网”的方向跨界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五化”即“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网”即道路网、能源网、信息网和金融网。
在竺延风看来,轻量化对于汽车越来越重要,其背后的本质是材料革命。像芯片的制造,称得上是“点石成金”,这一过程需要进行高纯度单晶硅提纯,其实也是跟材料有关的课题。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竺延风认为,中国汽车产业面临超越的机会,同时,需要在政策、法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各个层面,形成一个良性、成熟的体系,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把握电动化趋势,东风汽车也在不断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中国工业报获悉,截至目前,东风汽车已在武汉建成年产28万套电驱动总成、40万套电控、5万套电池PACK、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能力,已实现对“三电”核心总成技术的全面自主掌控。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获得市场好评并驶向海外,首款产品岚图FREE向13000名用户完成交付,用户行驶里程数超过1亿公里;即将推出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预计于2023年投产,将填补市场空白。
供应链走向“网状生态”
伴随产业变革,汽车消费市场也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自主、合资、新势力品牌各领风骚,竞逐而上;轿车、SUV、MPV、越野车、房车等各类产品百花齐放,技术路线多元。
在竺延风看来,中国汽车市场在持续变化,从最初的以公共汽车消费为主,到追求每家一辆车,再到追求一人一辆车,中国汽车消费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这一阶段汽车消费最显著的特点是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差异化。”
在经过技术驱动、产品驱动之后,未来的汽车将走向场景和需求驱动。“未来汽车可能会像‘变形金刚’,成为满足多场景使用的组合体。”竺延风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汽车消费将迈向第四阶段,朝着同质化、标配化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开始追求简约、朴素、休闲,回归本质和自然。
值得关注的是,“巨浪”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市场端、产品端,制造端也颇受影响。长期以来,传统的汽车产业链是垂直的链式结构,整车厂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形成了“零件—部件—系统总成”垂直链式配套体系。不过眼下,这种关系正被打破和重构。
“目前,整车与零部件的关系正在从分层链式关系向多元融合关系转变,形成新的生态圈。”竺延风表示,在这一背景下,零部件企业需要按照“同步开发、同步质量、同步成本”的原则,提前介入整车开发,打造合作共生、共同进化的产业链生态。(东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