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力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 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发表时间:2022-06-26 22:2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近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负责人对《南沙方案》作出解读。
  
  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合作平台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南沙方案》是推进南沙建设的基础性文件,这个方案共包括7大部分26条。以2025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提出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公共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分阶段目标,明确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方面任务。
  “《南沙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引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航运、贸易、金融、国际交往等综合服务功能,携手港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郭兰峰表示。
  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合作平台。
  “横琴侧重服务澳门,前海着眼支持香港,共同推动粤港澳合作向纵深推进。”郭兰峰说,《南沙方案》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郭兰峰强调,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平台在战略定位上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目的都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从而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积极加大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力度
  在南沙的发展历程中,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是一个亮点,也是本次南沙方案的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积极加大金融支持南沙高质量发展力度,助推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在顶层设计方面,推出南沙金改15条、《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金融支持的专项文件。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去年10月正式开通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为包括南沙在内的大湾区居民拓宽跨境理财渠道。在便利跨境投融资方面,外汇局去年11月在南沙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出13项具体措施;自由贸易账户、跨境资金池业务等也陆续在南沙落地。在融资租赁方面,大力推动融资租赁行业集聚和创新发展、飞机跨境转租赁等多项创新业务在南沙落地。在绿色金融方面,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南沙挂牌,积极探索碳排放权、电力、新能源金属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风险防范方面,支持南沙建设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不断增强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控能力。
  “总体来看,南沙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仅仅七八年前,南沙的金融是一张白纸,金融业增加值在2015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到2021年已经达到171.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上升到8.05%,累计落户的金融企业飞速增长到6650家左右,七年内增长54倍,金融业纳税额在2016到2021年年均增长率将近60%。”王信表示。
  王信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南沙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持续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各项创新措施落地,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水平,为南沙打造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在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南沙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南沙方案》对面向世界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接下来南沙将如何协同港澳进一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对此,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总体方案将面向世界作为南沙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
  “接下来,我们要准确把握南沙面向世界这个开放导向,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好大湾区制度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门户和综合服务枢纽的作用,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张虎表示。
  张虎指出,要着重强化四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强化“走出去”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推动香港、澳门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与大湾区内地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更加充分结合起来,支持港澳现代服务业在南沙加快集聚发展,共同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第二,强化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携手港澳共同提升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围绕航运物流、航运金融、海事服务、邮轮游艇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推动航运服务资源的跨境跨区域整合,加快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拓展航运交易等服务功能,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加快发展船舶管理、检验检测、海事纠纷解决等等海事服务,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
  第三,强化国际经济合作引擎功能。支持南沙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动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开展更多的压力测试,率先积累经验.主动加强与发达经济体在数字经济、科技金融、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对接合作,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性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助力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第四,强化国际交往新平台功能。携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主要自由贸易区、国际港口、商协会和国际性组织的务实交流合作,办好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大湾区科学论坛等国际性主题活动,打造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鼓励引导港澳主要商协会在南沙设立代表处,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加快提升南沙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