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满足农村居民对绿色出行的美好向往、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将启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多举措恢复汽车消费信心。但新能源汽车下乡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资本多元化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链下乡等,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新动能、打造新样本。
一、存在问题
(一)行业低迷,企业减产。最新的数据显示,柳江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业1-5月累计完成产值13.46亿元,同比下降48.2%。受疫情、大型商用车国五去库存、原材料涨价、企业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区部分汽配行业企业减产停产,累计产值减少约12.5亿元。
(二)下乡产品性价比不高,未能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便宜的宏光mini落地价约4万多,且续航里程短,每年维护保养交税成本高(新能源汽车的单均保费比燃油车贵21%),经济条件限制下大部分农民只能买一部车,因此选择油车为主。此外,老年代步车两万可购带空调的高配,且不用驾照,与之相比,最低配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农村配套和服务不完善,投资不足。一是公共充电设施在农村覆盖率偏低。特别是在农村机关单位,公共快充桩建设因驱动力不强导致投资主体缺失,村屯一级建设基本为空白;二是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滞后。农村无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点,电动汽车维修保养便利性较差。
(四)政策补贴力度小,未能有效拉动消费。根据我市《关于在公共机构开展五菱新能源汽车团购活动的通知》,五菱新能源汽车团购优惠仅减少1000元,优惠力度过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也没有针对农民、低收入群体相关的购车补贴、优惠政策,群众购买意愿不强。
二、相关建议
(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降低电动汽车成本。相关部门和企业要通力合作,组织汽车生产企业创新思路,保持与消费者的互动联系,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微型电动汽车。不能拿着城里不要的汽车给乡镇,应推出适合农村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二)市级层面结合实际,统筹出台农民购置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应该从农村到城市,给农民补贴而不是给车企。县区农民人口比重高,是新能源汽车下乡应支持的重要地区,但大部分县区财政资金捉襟见肘,预计可支持资金有限,因此需要市级层面统筹出台相应帮扶政策。建议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长期化,避免对产业链产生脉冲式的谷峰谷底销量冲击。
(三)优化乡村新能源汽车环境,加强配套服务。各级各相关部门应鼓励推广清洁能源发电,做好户用充电设施接入和服务保障;积极鼓励资本多元化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链下乡;交管部门要加快配套出台适合电动汽车驾驶的专用驾照,将事实上在农村大量存在的大批低速电动车违法驾驶员纳入到合法渠道中来。金融保险部门加快推出“新能源汽车保险”,切实降低电动汽车消费群体负担。(文章来源于:柳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蒋云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