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帆/文
5月6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帕瓦股份”或公司)首发申请获通过,公司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
帕瓦股份本次IPO,拟发行股票3359.46万股,募资150937.79万元。其中年产 4 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投资125,937.7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5,000万元。
帕瓦股份专注于NCM三元前驱体,尤其是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用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制造,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
据统计,2020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为42万吨,中国区出货量为33万吨,占全球比重78.6%。今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从25万元/吨左右暴涨至超过51万元/吨,而去年同期的均价不足5万元/吨。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钴、镍的均价同比上涨456%、54.4%、43.2%。三元中镍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今年一季度末市场平均价格比去年初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分别达到171%、222%。
在涨价和需求的带动下,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大幅增长。帕瓦股份三元前驱体采用“主要原料成本+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受益于动力电池火爆的销量,公司三元前驱体量增价升,极大增厚了公司业绩,2020年末公司在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九。2019年至2021年,帕瓦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3,749.41万元、57,901.36万元、85,790.3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07万元、3,579.11万元、7,441.53万元;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销售单价分别为8.53万元/吨、7.58万元/吨、9.38 万元/吨;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销售单价分别为8.56 万元/吨、7.85万元/吨、10.07万元/吨。NCM三元前驱体销量6,256.08吨,7,507.83吨,8,940.06吨。
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公司开发了包括一次颗粒排列方式可控技术、窄分布单晶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高活性花瓣状三元前驱体制备技术、前驱体湿法掺杂技术、半连续共沉淀技术、单晶中高镍低钴三元前驱体制备技术等核心技术,具有有微粉较少、球形度较好、粒度分布较集中特性,有效降低下游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成本,提升了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的理化性能、烧结加工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下游三元正极材料的安全性能及循环性能。据悉,前驱体的价值可占到三元正极材料价值的一半以上,而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的占比则高达40%左右。2021年度公司NCM5系产品占营收比为 83.56%。是目前市场上最广为使用的三元材料。
在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下的大背景下,“低碳化、无碳化”理念为核心的消费理念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以电动车为代表的低碳、环保,低噪的绿色能源出行方式得到消费者认可,2021年电力电池总装机量为133GW和2020年总装机相比,增长了一倍,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为14.8%。未来锂电池技术向小型家电、工业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积极开拓换电业务,降低用户的各项成本,相信帕瓦股份将紧抓新能源赛道发展趋势,将开启第二曲线发展,凸显成长性。
帕瓦股份参与研发的“难处理镍钴资源材料化增值冶金新技术”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公司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2021年,公司成为浙江省单晶型NCM产品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和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