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注危固废处置+污染场地修复+资源综合利用,为土地治病的“小巨人”红树林助传统工业绿色转型

发表时间:2022-04-11 14:09
分享到:
 【大型系列报道《专精特新》·“新锐国企”子系列之三】

 

       由中国工业报社策划组织的大型公益策划系列报道《专精特新》,上周已发布“新锐国企”子系列的两篇报道——《将砂浆做得绿色低碳+高新技术出圈,变废为宝的金隅砂浆成功拿下“小巨人”称号》《解决“卡脖子”问题评上单项冠军产品!“小巨人”安泰环境帮众央企实现重大装置过滤材料国产化替代》获得广泛关注。
        今天我们发布“新锐国企”子系列之三——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树林”)的投稿——隶属于大型国企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为积极响应工信部“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杜绝有偿新闻,我社已在“中国工经新闻”公众号和中国工业新闻网发倡议公示《专精特新》系列报道为针对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服务(点击可查阅),凡以收费发稿为由接洽企业者皆可判断为假冒我社人员,请举报至我们邮箱:
         zggyxww@163.com

……………………………


      “我们专业从事危固废处置、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内首家利用水泥窑开展工业废弃物处置的环保企业,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工业危险废弃物专业处置单位。是解决城市工业危废、一般固废、生活污泥、生活垃圾、污染土等固危废处置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树林”)党群纪检工作部副部长廖周琼向中国工业报介绍。

      3月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告了“2021年度第二批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红树林榜上有名。

 



     发挥水泥窑协同处置优势,推动传统水泥企业转型成为城市基础设施


红树林环保示范线——国首条利用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环保示范线。

 

       红树林成立于1999年,专业从事危固废处置、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建成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环保示范线,开创了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先河。

       红树林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发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固废、环境修复等企业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液态废物处置系统、半固态废物处置系统、固态废物处置系统、替代燃料处置系统、污染土壤修复系统等一整套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红树林现已拥有技术专利51项,参与编制国家与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1项,多次获得省部级及全国行业协会科技奖励。

       红树林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与优势,积极推动传统水泥企业绿色转型成为城市基础设施。金隅集团共有8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金隅系统内协同处置企业已涵盖总体水泥企业的61%,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天津、山西、陕西、吉林、重庆等省市,已建成并运行项目51个,协同处置范围涵盖危废、生活垃圾、生活污泥、污染土、建筑垃圾等,协同处置能力近500万吨/年,处于行业前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红树林形成了一套独特、丰富、完整的废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固废管理中的运用,红树林自主建设的金隅固体废物信息化管控平台,实现固废从收集、运输、贮存到处置的全过程监控,提升了固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公司结合金隅环保产业布局,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在保障首都环境安全、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5年实施国内首例污染土壤修复至今已治好400余万方土壤,完成冬奥会等诸多环境安全保障任务


       从2005年红树林实施国内首例污染土壤修复项目至今,十余年来,红树林完成全国多个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工作,已累计治理被污染土壤400余万方,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经验。

       多年来,红树林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成功掌握多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基于水泥窑的热脱附技术、常温解析修复技术、土壤气相及多相抽提修复技术、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污染土壤阻隔填埋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生物通风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实战化应用中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

      作为北京市政府认证的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废物应急保障单位,红树林高度重视应急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各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红树林对内充分发挥研发小组的“鲇鱼效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攻关,对外积极与国内诸多专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努力成为国内污染土异位处置专业服务标杆企业。

      迄今红树林已圆满完成诸多重大任务,包括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建国70周年大庆、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环境安全保障任务。

       红树林现已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综合处置中心建设,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土壤修复、固废综合利用、替代燃料制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可为客户单位提供投资、建设、运营等“一条龙”全流程服务。

 

【案例1】泾阳污泥干化燃料替代项目

      泾阳项目——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排放废烟气实现污泥干化的生产线,是金隅红树林公司与西安水务(集团)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红树林首创污泥低温干化制备替代燃料技术,并实现项目产业化运行,2021年建成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排放废烟气实现污泥干化的生产线。

 


干化机


       红树林从着力提升污泥处置能力、破解污泥处置难题出发,利用水泥窑废气废热作为污泥干化热源,采取低温干化制备替代燃料技术,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该项目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得到了陕西省建设厅、西安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案例2: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固废及余热发电循环产业项目

       红树林与冀东启新水泥公司共同建设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固废及余热发电循环产业项目,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民生工程。3月9日,河北唐山电视台《古冶新闻》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进行了报道。该项目是国内首创“综合固废+离线焚烧炉+余热发电+水泥窑”联合处理垃圾的生产线,具有良好垃圾处置示范作用和社会效益。


【红树林技术应用场景图集】


水泥窑热脱附技术


常温解析修复技术


土壤气相抽提(SVE)技术


土壤多相抽提(MPE)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阻隔填埋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


生物通风修复技术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