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国务院安委办 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 要求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
作者: 邹洁
发表时间:2022-03-25 14:03
分享到:
本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东航“3·21”坠机事故为警示,清醒认识当前世纪疫情、外部复杂环境冲击下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全面排查整治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要求,要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深入排查安全思想认识、专业队伍建设、规章标准执行、安全管理链条、安全保障能力、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动态清零。对于问题突出的及时采取行政处罚、行政约见、进驻督导、典型曝光等措施,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督促各航空运输企业按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全链条、全过程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坚决守住民航安全生命线。
通知强调,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风险。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深入研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交通旅游等收入大幅下降、制造业成本上升等带来的安全风险,突出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点单位,及时采取有力有效管控措施。要紧盯传统高危行业领域,矿山要突出大班次和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矿井,强化火工品安全管理。危化品要以化工园区、储油基地等为重点“一企一策”全面排查,对化工产业转移新上的危化项目重点把关、指导帮扶,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消防要加强疫情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和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城乡群租房等安全治理,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隐患。建筑施工要加强桥梁隧道、城市轨道等高风险工程安全检查,严格重大项目安全把关,坚决整治“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及不顾安全盲目赶工期、抢进度行为。交通运输要紧盯载客量大的客车、校车、客船、滚装船等,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和设备维保等措施。要盯紧小水电、小渡口、小液化气站等“小、散、远”单位和油气管道、工贸、特种设备、农业机械、民爆等长期不发生大事故的行业领域,组织骨干力量和专家全面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逐一挂账、逐一销号,对重大隐患久拖不改、拒不整改的,坚决采取停工停产、追究刑责等果断措施,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底线。
通知强调,要坚持精准治理、深化打非治违。要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联合执法、专家指导服务等方式,综合运用远程信息监控、用水用电监测、电子封条等现代化手段,并落实奖励制度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精准发现和打击违法行为。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容易引发事故的矿山违法盗采、危化品违规动火作业、客货车船超员超载、建筑工程无资质施工、群租房使用易燃彩钢板、渔船冒险作业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对“屡查屡犯”的,公开曝光并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导致本地区本行业领域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要通报曝光,引发事故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规处理。
通知指出,春季气温波动大,是各类自然灾害多发时段,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有力应对事故灾害。要健全灾害性天气会商研判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和停工、停产、停运、停课等措施,严防发生群死群伤。要压实春季防火紧要期各方责任,强化隐患排查、野外用火源头管控等措施,加大火案查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并强化宣传警示。地震易发区要加密震情监测和震情研判,落细落实抗震救灾预案、力量、物资应急准备。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专业化灾害事故的实战演练、战术训练,遇到重大险情确保科学高效应对处置。
(邹洁)
作者:邹洁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