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邹洁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系统谋划部署。
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相关负责人在向媒体解读《规划方案》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既具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有利条件,也面临新旧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规划方案》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首要目标,以滚动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抓重点、强基础、堵漏洞、补短板,更加注重构建安全治理体系,更加注重提升本质安全,更加注重管理手段数字化转型,加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系统推进,提高安全管理系统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目标明确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任务艰巨复杂
化工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也是传统优势产业。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化学品生产第一大国。“十三五”以来,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升级跨越关键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集群化发展明显加快,低碳产业发展趋势强劲,产业“双循环”特征更加突出,炼油等石油化工产业提升,氯碱等传统化工产业整合,新型煤化工产业升级,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氢能等新能源大量用于化工原料,化工园区成为推动化工行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东部沿海形成一批世界级石化基地,一大批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项目加快布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凸显,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十四五”化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发展理念引领化工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总体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化工行业高风险性质没有改变,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生产、储存、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传统风险处于高位,产业转移、老旧装置和新能源、海洋石油、氢能等新兴领域风险突显,风险隐患叠加并进入集中暴露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任务艰巨复杂。
他表示,面对新挑战新形势新要求,为指导做好“十四五”期间危险化学品、油气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强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有效遏制防范重特大事故,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了该《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突出“三个注重”工作着力点(更加注重安全治理体系构建、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提升、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紧盯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重点区域,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系统推进”的工作方法,不追求面面俱到,量力而行,统筹战略指导性与战术可操作性。
《规划方案》确立了2025年工作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法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化工园区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化工、油气和烟花爆竹事故总量以及化工较大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建立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具体目标是1个下降、3个明显,即化工、油气和烟花爆竹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时期下降15%以上,油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时期下降15%以上,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时期下降20%以上),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提速、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管理明显加强。
到203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明确并得到全面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安全生产进入相对平稳阶段,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五大工程”精准管控八个重点领域
据该负责人介绍,为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规划方案》提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本质安全发展体系、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基础支撑保障体系等六方面的工作。
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规划方案》则提出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化工园区安全提质工程。在安全评估、分类提升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园一策”整改提升措施落地,打造一批本质安全型化工园区,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二是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防控工程。推动对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实施设备设施、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实现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紧急切断、雷电预警“四个系统”装备率和有效投用率达到100%,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企业清零,推动安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前沿技术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三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改造工程。协同有关部门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对企业内部不满足要求的平面布局实施改造,持续实施安全仪表系统、自动化控制、工艺优化和技术更新改造,开展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罐区仓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改造,推进高危工艺装置现场无人化示范项目。四是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程。在重点地区和化工园区布局建设高水平、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安全实训基地,推动企业建设应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安全培训空间,建设培育一批网络培训品牌,开发通用教材和数字资源库。五是“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制定试点建设方案,围绕企业层、化工园区层、政府层,打造若干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平台,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安全风险管控手段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在强化分类施策,精准管控八个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方面,《规划方案》更提出了具体举措和要求。
化工行业方面:严格取得安全许可的企业监管,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重点危险化工工艺管控措施,严格其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医药行业方面:严格化学合成类药品生产企业监管,将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危险化工工艺的医药企业全部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重点管控范围,严格其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医药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危险化学品经营环节方面: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监管系统,开展化学品储罐区安全风险评估并分类整治,规范新型车用燃料经营,开展智能加油站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加氢站安全规范。
油气行业方面:突出陆上、海洋油气开采和长输管道以及储存设施安全,建立企业总部全面负责、政府部门监督检查的安全监管新机制,完善落实油气开采、储运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油气增储扩能安全保障能力。
烟花爆竹行业:坚持集中区建设和安全专项整治“两手抓”,聚焦“两减两提”(减厂减人、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深入排查治理问题隐患,构建生产集约、经营规范、安全可控的现代化烟花爆竹产业体系。
此外,积极配合支持有关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运输和使用环节安全管理,推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