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发展:开拓进取“拓荒牛”

发表时间:2022-03-16 15:29
分享到:

  在施工中屡创“中国奇迹”的开拓者、闯关者。

  埋头奋蹄,一往无前,是1205人开拓进取的姿态!


  3月的大庆,春寒料峭。60米高的野外井架上,“钢铁1205队”的队旗迎风飘扬。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紧盯着三开钻进速度,青年突击队员开足马力,迎风作战。

   “我是党员,这时候咱得带头”

  新的“战场”,队有方案,做到“无缝衔接”。

  二开转三开,队长张晶:“清罐,两天开钻”,干部带头。

  清理泥浆罐沉沙是钻井作业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沉沙清理不干净就会污染泥浆,轻则增加设备损耗,重则造成井下事故。

  70钻机的泥浆罐有十个,一口井下来,常用的泥浆罐一半以上的空间都是沉沙,一个人一把铁锹面对像“小山”似的沉沙不能借助任何机械设备,只能用铁锹一点一点的将沉沙移送至罐口,然后再通过狭小的罐口送入回收池内,需要体力更考验耐力。

  张晶挑了一个沉砂最多的泥浆罐,甩开膀子,搓起了砂子,一锹、两锹、三锹堆积似“小山”的砂子一点一点的变少,他的体力也消耗了大半。他双手用力的把铁锹插进砂子里,使劲的把砂子推出罐口,但是却只推动了一少部分的砂子。他想这可不行,太耽误时间,他就用脚蹬住铁锹,手脚并用把砂子推到罐外,这样也太消耗体力后来索性就把肚子顶在了锹杆上,往外推。副队长陈建国看到张晶的身后糊满了泥浆,劝他上来休息一下,他说:“我还能坚持住,带头干”。


  “我是党员,这是我份内事”

  创造施工的记录,哪那么容易啊。

  井下情况复杂不清楚。作为一线工程师,必须第一时间能够预判地下情况,第一时间改变钻井参数提高钻井进度。憋着一股劲的赵世哲,“啃”资料,盯在井上不停的计算、记录,与专家交流,通过一点一滴的验证,很快的找到“门道”,做到了根据钻井参数的变化去预判井下情况,实现了优化钻进速度的目标。

  挑战来了,70钻机井架的拆装。在拆搬的过程中,现场定方案,优化拆装速度,在与厂家总装人员的拆装方法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会选更佳方案,结果使拆装速度大大提高,厂家人员现场就多次说:“你们的赵副队,真的是第一次接触70钻机的拆装么?怎么会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想法。”每天晚上收工以后,他又开始翻看每天现场记录的笔记再总结再归纳,总是熬到两眼通红在休息,第二天一早又拿着笔记本站在了井场看着井架,若有所思的在写着什么。有人对他说:“赵队还琢磨呢?” 赵世哲带着笑容说:“我是党员,这是我份内事!”


  “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钻井液就是钻井生产“血液”“命根子”。

  提速,先解决青山口掉块问题。易埋钻头、环空憋压,严重易卡钻,那就麻烦了。

  面对问题,张晶睡不着觉,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在上级限定的35天内完成钻井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晶组立马织青年突击队员开“诸葛亮”会,定方案主攻钻井液,说干就干。张晶提出,既然地层无法改变,那么就从提高泥浆的比重入手,加大地层的支撑压力来稳定井壁。

  新的领域,创新突破。张晶认为:“尝试逐步提升泥浆比重,每次只提0.01g/m³泥浆比重为基础,不断地调整与观察,找到最适合的泥浆比重。”张晶与泥浆大班不分昼夜、轮班测量,从两小时一次、到一小时两次,当比重从1.63g/m³-1.65g/m³,提高到1.70g/m³-1.72g/m³时,地层成功稳定住了。

  经合力攻关,1205钻井队全面掌握了泥浆比重变化对地层的影响,钻井速度快了一大截,钻井周期连续打出28.7、22.63、13.77天,并创出水平段2509米等新纪录,为参加页岩油会战的队伍趟出了经验,引领其它队伍一轮井跨越一个目标。


  1205钻井队一年完成8开8完,进尺3.9万米,将页岩油水平井钻井周期缩短近99天;施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打出了标准、打出了模板,引领带动油田页岩油钻井队伍整体大提速,为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抓好“三件大事”做出了钢铁贡献。(李洪伟)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