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日报》报道,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说,广西已形成一些特色优势产业,要顺势而为推动实现新突破,打造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在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绘就了一片欣欣向荣的“产业林”。
进入新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全区上下要坚定不移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最优曲线”“最佳路径”走;要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
现在,按照总理提出的要求,广西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繁茂广西“产业林”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产业发展中注重“顺势”、盯紧“有为”,通过打造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不断繁茂“产业林”,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打牢打实基础。
看准发展大势,才能有的放矢、决胜未来。当前,疫情仍在持续,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广西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抓得住机遇,产业发展就能够长风破浪;错失了机遇,吃亏的是产业,最终耽误的是发展。繁茂广西“产业林”,离不开认清形势、感知态势、洞悉趋势。
在中国经济大局中,广西有独特的机遇和优势。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有利于广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新兴产业布局;广西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产业转型提档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了良好条件。面对机遇叠加、优势交织,我们必须用好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释放潜力,推动广西“产业林”在中国经济的大好河山中茁壮成长。
以去年为例,尽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但是广西全区上下通过顺势而为,产业振兴成效明显。一产增加值增长8.2%,创23年来新高;工业投资增长27.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7.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7.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300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6倍;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75.2%、34.5%。
着眼未来,提升产业招商实效是繁茂广西“产业林”的关键所在,是大有可为的地方。要坚持招大引强与招优引新并举,建立完善产业链招商链长制,深入推动“三企入桂”系列专题招商,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只要产业招商抓得好,广西“产业林”必定能枝繁叶茂、活力迸发。
繁茂广西“产业林”,立足基础深挖潜力的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正因为艰难,才更显顺势而为的智慧和勇毅。从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一株株“产业树”入手,一茬接着一茬干,繁茂广西“产业林”一定会从期待加快变为现实。(文章转自:广西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