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建议:延缓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等

发表时间:2023-03-03 20:1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马艳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工业报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将在本次两会上提交1个议案和5个建议,内容涵盖供应链保供稳供、工业软件国产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等。

  

明确“机器驾驶人”的定义

  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智能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仍存在较大空白,智能驾驶汽车上路缺乏法律依据;智能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与传统汽车有别,无法简单套用法律上的“过错责任”与“无过错”原则,且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为此,曾庆洪提出关于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快速发展的议案。一是建议增加并明确“机器驾驶人”的定义,有助于厘清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也为未来我国智能驾驶汽车上路的合法性做好前瞻性的立法铺垫;二是建议增加“智能驾驶汽车应当安装关键数据存储黑匣子或关键数据云端备份”的强制性规定,以确定交通事故发生时控制车辆的责任主体是驾驶人还是智能驾驶系统;三是在现行交通事故归责的基础上,增加由系统控制智能驾驶汽车时认定交通事故的有关法律规定,明确智能系统责任由生产者承担;四是建议增加“将智能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保险纳入强制保险的范围,分散相关责任主体的风险”的有关法律规定,应做到技术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

  

建立芯片应急储备机制

  曾庆洪认为,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期,芯片作为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的基石,对于汽车产业生存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10%、国产化率仅为5%,供应高度依赖国外,存在许多问题。

  曾庆洪表示,“只有政府和研发机构、企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解决芯片瓶颈,推动产业发展。” 

  因此,曾庆洪建议,保供稳供,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稳定市场,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调控原材料价格无序上涨,缓解企业压力;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汽车芯片整体产业链布局;强化节点攻关,有序突破研发、制造、封装等卡脖子关键领域;强化应用牵引,加大支持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动芯片国产化发展步伐。

  

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

  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化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产化步伐比较慢、自主可控能力弱,或将成为下一个“缺芯”问题,进而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曾庆洪建议,一是将汽车工业软件纳入关键核心软件攻关工程,聚焦核心、单点突破,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二是加强国产工业软件标准化各项工作,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国产工业软件标准体系,积极有效参与相关国际标准规则的制定修订;三是以汽车产业作为国产软件应用的突破口,实施应用牵引、场景驱动,集中资源相互赋能、相互协同。

  

延续新能源汽车补贴一至两年

  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多年,对新兴市场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力增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国补退坡并将于今年底停止,导致供给侧企业成本压力居高不下,需求侧基于对“安全性”“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的焦虑,消费积极性也有待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规模仍比较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换电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长足发展任重道远。

  曾庆洪建议,一是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建议国家层面在新时期考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进行战略方向调整,以达到“提振消费、鼓励建设”的目的。一方面,以提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目的,将补贴政策向需求侧(消费者)倾斜;另一方面,以加速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为目的,将补贴政策向建设方倾斜。

  三是加大力度研究、尽快完善其他激励政策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停止后市场有效、持续发展,完成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

  

有效联结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林业碳汇是世界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手段,能够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我国林业碳汇起步较早但发展迟缓,目前仍存在交易体制不够通畅、土地资源供给瓶颈、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

  曾庆洪建议,一是建立机制,有效联结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统筹协调交易体系、各环节衔接、产业指导、信息共享等;二是完善政策、着重解决土地问题,做好配套鼓励政策支持;三是创新方式,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建设企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由乡镇牵头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模式,充分调动提高林区村民参与度;四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高认知,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科学开展林业碳汇。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行个税政策已无法适应我国物价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因此,曾庆洪建议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以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国家建立个税起征金额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机制,即定期对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标准追踪相关的指数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以满足“老、中、小”三代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扩大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提高扣除的精准性和力度,强化与国家生育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

  三是在税率结构优化上,建议适当调整累进税率档次,增加40%的税率档并在高收入人群再增加一档税率,同时修改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鼓励高收入人群多做贡献、促进共同富裕。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