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

发表时间:2022-03-07 20:33
分享到: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非常重要意义。3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认为,看似“高大上”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则已经离我们很近,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三个新”

  林念修介绍,我国提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新”

  第一,搭建了数字经济“新底座”。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城市、大部分县城和多数乡镇。在全国大规模建设千兆光网形成了覆盖3亿户家庭能力,完成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202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批复了8个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目的就是发挥东西部各自比较优势,把东部算力需求转变为西部增长力量,实现能源和算力全国统筹,实现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卫星遥感系统已形成全球观测能力,主要领域国产卫星数据自给率超过90%

  第二,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能力大幅提升。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港口和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成果显著,电子地图全面覆盖,电子客票全面普及,快递电子运单使用率超过90%,人民群众出行体验和物流便捷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智慧能源领域:我国发布了全球首套煤矿专用高可靠5G网络,改造后的煤矿大量采用无人操作系统,高危岗位人员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对保障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非常有利。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全国已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000个,成为推动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总的来看,5G不仅使线上消费变得近在咫尺,而且让工业制造更加智能高效。

  第三,构筑了高水平自立自强“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从建设数量上看:我国已布局建设5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5年还将建设一批高水平基础设施,届时我国大设施数量将位居全球前列。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从五年前的跟跑为主转变为跟跑和并跑并行,有的领域已实现领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中国天眼系统完成了多项重大天文发现;“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了等离子体的可重复稳定持续燃烧,温度达到了1.2亿度,持续时间达到了1000秒以上。从成果转化看:近年来催生了一批战略性产业技术,解决了一批社会民生重大问题。比如,上海光源设施开辟了天然气、页岩气高效利用新途径,为我国将来开发天然气、开发页岩气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兰州重离子研究设施开发出重离子治癌装置,实现了高端医疗器械重大突破。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林念修表示,按照有关部署要求,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加快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网络型设施。着力实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5G融合应用示范工程,弥合数字鸿沟、补齐应用短板。二是统一布局节点型设施。加快打造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三是超前部署前瞻性设施。加快落实项目前期条件,推进“十四五”规划已明确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实施、加快建设,及时启动一批预研项目,持续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主要做到三个“足”。一要留足空间。新型基础设施主要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将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让社会资本在这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二要给足政策。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三要加足马力。加快相关领域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第三,服务“双碳”战略,推动绿色发展。202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对提高算力能效、优化节能模式、创新节能技术、促进转型升级等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方案》,坚持节能和减排两手抓。一方面强化节能。支持高效节能技术攻关,提高超大型数据中心能效指标,深入开展5G网络节能示范;另一方面着力减排。推动5G设施、算力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统筹布局,支持更多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富裕的西部地区转移,在加大算力供给的同时逐步减少碳排放。(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