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两会聚焦】人大代表赵剡水:加快建立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2-03-02 21:0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两个百年梦”的根本保障和关键目标。没有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问题中,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农机装备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依然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国机研究院副总经理赵剡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建立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体系的建议。
赵剡水向中国工业报介绍,我国已成为农机装备第一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但“大而不强”,与美国等世界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不同经济作物、地域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明显;国产农机主要以中小马力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关键零部件有些还要依赖进口;与国外先进农机产品相比,可靠性、作业效率等指标差距较大。
“究其根源是我国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农机装备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支撑,导致基础研究未形成体系、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研究严重短缺;同时,由于体制改革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农机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弱化,专业人才极度匮乏。”赵剡水说。
赵剡水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强化以工补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建议加快建立并完善我国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一是尽快设置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2所以农机装备为主要办学特色的高校为主体筹建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着力突破长期制约我国农机装备发展的基础科学与理论。
二是全面推动政校企协同创新研究。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中,鼓励高校和制造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申报农机短板弱项研发攻关项目,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优势,力争突破农业传感器及专用芯片、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物联网、农机装备智能化等高端农机装备核心技术,彻底摆脱集成、模仿的局面。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教师和农机企业工程师实现双向挂职,既能提高高校教师工程应用能力,把高校建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又能弥补农机装备企业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促进产教融合。
三是完善一流拔尖农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以农机装备为主要特色的相关高校农业工程学科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加快培养农机装备领域高水平交叉型创新人才,为我国农机装备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