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赣州出台16条措施 强力推进工业倍增升级

发表时间:2022-03-02 18:4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马艳


  2022年,赣州要如何推动工业倍增升级?近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赣州市关于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企业提质提效、推动重点产业倍增升级、促进工业园区提标提档等5大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为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为切实让企业享受到利好,赣州政府给出“真金白银”。《措施》指出,从2022年开始,市本级财政设立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资金规模逐年增加,支持注册地、纳税地、统计地均在赣州市,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及科研创新、公共服务等平台服务企业。同时,各县(市、区)、赣州经开区财政也要逐步加大制造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措施》要求,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加快推动现有68亿元市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规模达到100亿元,持续壮大100亿元“1+5+N”产业基金规模,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营、容错和激励机制,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金融社会资本投向“1+5+N”产业重大项目及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各县(市、区)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首位产业内重大项目引进、重大平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

  

支持企业提质提效

  《措施》指出,对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5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的企业,且企业营业收入增幅不低于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给予企业高层管理团队300万元、2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

  对上年度营业收入10亿元及以上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增幅达26%及以上的,授予“骏马奖”,给予企业高层管理团队100万元奖励;当年营业收入增幅达50%及以上的,授予“飞马奖”,给予企业高层管理团队200万元奖励;当年营业收入增长100%及以上的,授予“天马奖”,给予企业高层管理团队300万元奖励。

  《措施》明确,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对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获得二级(规范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择优认定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对获得三级(集成级)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资金奖励。

  在支持企业创新和专业化发展方面,《措施》指出,对首次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一次性分别奖励200万元、50万元、50万元和50万元,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首次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或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20万元和20万元。

  

推动重点产业倍增升级

  2022年,赣州将实施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1.5亿元推动“1+5+N”产业倍增升级,重点支持稀土钨稀有金属精深加工及应用企业发展;印制线路板、显示模组专业化基地建设,模拟芯片及功率器件产业培育;现代家具和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品牌运营企业引进培育;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化工和建材产业绿色智能高端化升级。由市工信局牵头,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制定各产业扶持政策。

  同时,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1+5”产业内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土建、软硬件设备实际投入)超5亿元的新建重大制造业项目,三年内竣工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一次性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实施分类考核

  《措施》指出,每年对各县(市、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分类考核,对获评的县(市、区),授予“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并给予150万元资金奖励。

  对荣获工业发展年度考评前三名的县(市、区),由市政府分别奖励300240160亩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工业园区用地需求,对其中表现优秀、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市委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市委组织部通过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定期了解市直部门服务工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对业绩突出的,在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使用上予以倾斜。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