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部: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社区服务

发表时间:2022-02-09 18:42
分享到:
 民政部: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日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已经正式印发。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表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在不断提升,对社区服务内容覆盖、服务水平、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围绕基层治理新任务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既明确了场地、设施、人员、服务对象和投入方面的“硬件”要素,也规划了社区服务项目、活动、载体、机制等“软件”设施要求,可以说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具体体现在:第一,在服务内容上,强调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安民服务一体推进。第二,在服务方式和主体上,强调构建多方参与格局、创新服务模式。第三,在服务保障上,强调经费、政策、人才和信息化措施。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王爱文认为,如何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好地赋能社区治理赋能社区服务,让群众更多的事情能够在身边办、网上办、掌上办是民政部门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民政部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建制度。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文件,对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便民惠民的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作出部署,其他相关部门围绕着通过网络化的形式怎么把服务输送到社区、输送到居民身边,都有不同的规划和措施。二是定标准。民政部筹建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化工作组,下一步将推动智慧社区建设的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抓试点。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和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地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改造社区设施环境和文化,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社区服务场景化、数字化。四是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经验。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方面都有着很成型的做法,绝大部分居民事务都能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下一步,民政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征集一批优秀基层智慧治理的案例,挖掘一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通讯设备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优化社区服务好经验,并加强经验交流,通过经验带动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不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