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重要转型窗口期,《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意义非凡。”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在解读《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时表示。
为深入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委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5个方面发展目标:一是提升创新能力是首要工作。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是主要任务。三是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环节。四是资源保障体系是发展基础。五是供给质量提升是产业责任。李新创认为,《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既为我国钢铁行业更好地适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加宏观、全面的指导,也对钢铁行业提质升级和低碳转型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分析,《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钢铁工业给予了三大最新定位,即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既是对钢铁工业功能地位的充分肯定,更展现了钢铁工业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可以看出,实现钢铁工业更好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清晰。一、创新驱动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二、优化结构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三、绿色低碳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四、智能制造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五、资源保障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和安排下,我国钢铁工业将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大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供给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促进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李新创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任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根本转型依据,着力做好补短板、锻长板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推动转型升级。二是开展钢铁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三是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四是高度重视智能化提质增效。五是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