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确立的理想是,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着想;尽自己最大的能量来提升自我,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他的心声,更是他几十年来一直为此努力着,实践着。
他,就是江苏省靖江市恒兴港口装卸服务公司董事长杨恒生。
创业路:从农民到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来,杨恒生和广大民营企业家一样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在市场大潮中经风沐雨,一步步发展壮大,成就一个个业界传奇。
今年68岁的杨恒生,许多人包括员工都叫他“老杨”。老杨是一个朴实、低调的人。一脸皱纹的他,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满怀深情,眼睛里不时闪烁着泪花。
老杨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所在村和企业被征地拆迁后,他选择了自谋职业。2005年以来,他先后创办了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公司和靖江市恒兴港口装卸服务公司等两家企业,在混凝土行业摸爬滚打几十载。
2009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他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一座码头,注册成立了恒兴装卸服务有限公司,从事混凝土材料的配套服务。
2014年,他成立了靖江市恒兴港口装卸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港口运输、装卸以及搬运等业务,年产值达5亿多元。
2018年,恒生公司落实靖江市政府环保整改要求,在东兴镇建材产业园内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了一个全封闭环保新型搅拌站。如今,他的两家企业已初具一定规模,固定资产1.6亿元,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超过1亿元。仅2020年,就上缴税收1400万元。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节能优秀建材企业、江苏省质量信得过诚信单位、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和靖江市税收超1000万企业等。
走在靖江市,看到的每一个房地产、学校和工厂等新项目,都有恒生公司的贡献。公司为靖江市近一半的楼盘、道路以及公共设施建设,提供过混凝土材料。
处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的靖江市,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的同时,也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要求企业转型升级。
顺时而为,紧跟时代步伐。近几年来,恒兴公司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企业环保力度,从技术、设备上进行更新、改造,做到了绿色生产。
据老杨介绍,目前企业在混凝土材料加工上,采用了长江上游运输来的鹅卵石,在别人看来这些材料是废料,但是经过他们加工之后,做到了变废为宝,为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地建材。
追求路:造福家乡为己任
谈起过去的经历,特别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老杨说自己很怀念。无论是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还是在企业发展壮大期,他对财富、对友情、对亲情、对乡情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伴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或者暂时的阻力,致富思源永远挂在他的心头。
当地恒义村党组织书记任施大彬说:“老杨在帮助我村修路、捐款、解决村民就业的同时,还在村里成立了村民就医第二次报销基金,每次捐款5至10万元。”
是的,在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老杨从来不吝惜。
位于靖江市最大的安置小区——莲沁苑社区内,林荫漫道,花香四溢,生机盎然的景象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营造了幸福的氛围。而这一切离不开老杨的帮助。
建设初期,小区停车位、道路等设施不完善。2016年,老杨主动赞助了300方的混凝土给社区建设。
2017年,支持1200立方混凝土,为小区建成了长两公里的樱花长廊,2千棵樱花树点缀着社区居民的生活。为了解决了居民晚上散步问题,他帮助建成了5.5公里长的健康跑道、小区文化长廊。
2018年,他又支助500方的混凝土,改造了小区的卫生死角。
从2016年开始,他主动慰问社区1000多名75周岁以上老人,每年每人捐助200元的爱心善款。
恒义村、万丰村、滨江村、上陆村等村,建设村民服务中心,他无偿支持10万元到40万元不等的混凝土;他捐款20万元用于东兴镇东兴小学办学;为了支持因为国防建设,公司损失几百万元动迁了原来的码头。
2020年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公司同事一道,心系社会,先后向市红十字会、莲沁苑社区等部门、社区捐款50余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杨恒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也是一位爱心慈善家。多年来,他致富不忘家乡,在创造税收的同时,解决了320多个乡亲们的就业。他在助困、敬老、支持地方公益设施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累计捐助超过500万元,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靖江市政府给了他和公司“慈善先进个人”“慈善之星”等多个荣誉,但是老杨从不求回报、不求表扬、不求宣传。
有人问他图个什么?他说,他图报恩。因为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成就,都是源于靖江这方水土的养育之恩,帮助别人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是啊,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光要有创新思维,同样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杨恒生用精彩的创业故事和回报社会的追求,实践了他年轻时立下的理想,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