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春开新局 扬帆再出发】全新流程引领“中国钢铁”的未来

发表时间:2022-01-11 19:4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场波动、双控双碳压力等诸多挑战,我国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影响,消化环保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预期,为满足下游行业用钢需求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国钢铁工业面临国际环境复杂、下游需求减弱、环保低碳政策加码、成本高企和效益下滑风险,行业稳定运行面临挑战。

  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中碳排放大户,2022年产能产量压减、能耗“双控”、低碳发展政策趋向加严,钢铁产量将有小幅下降,钢材出口由升转降,原料价格理性回归对市场支撑作用有所减弱。中国钢铁工业要继续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个根本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力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行业三大痛点,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钢铁行业整体盈利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我国钢铁工业迎来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深刻变革在钢铁产量压减、能耗双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京津冀钢铁错峰生产以及冬奥会管控等政策措施联动约束下,2021年我国钢铁产量压减成效显著,供需“双弱”集中体现。从钢铁供需两端看,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进出口情况看,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调整,下半年钢材出口呈逐月量减价升、出口均价高于进口均价态势,由于国外资源短缺及价格高位,钢材进口明显回落,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从经营业绩看,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料价格明显抬升钢铁生产成本,钢铁行业通过挖潜增效,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从绿色发展看,“双碳目标引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根据钢价涨跌走势将2021年我国钢铁市场运行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初-513日):多重因素推涨攀升期。第二阶段(514-623日):保供稳价导向回落期。第三阶段(624-109日):限产推动震荡上行期。第四阶段(1010-1119日):支撑因素减弱回调期。第五阶段(1120-12月底):多空博弈底部震荡期。

  2021年,从超低排放双碳目标,我国钢铁以先行者担当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勇毅突破。从能生产不生产,面对产能、产量双控政策,我国钢铁行业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能出口不出口,我国钢铁企业面对资源和环境约束积极调整出口战略,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内需上。特别是上半年,我国钢铁产量和销量高速增长,但并不可持续,因为上半年钢铁需求聚集了国内外多种因素合力,造成了需求快速增长。

  钢铁行业原料保障受制约、成本居高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钢铁行业市场营商环境将会持续优化。从市场需求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制造业将保持繁荣态势,2022年钢铁需求基本保持在2021年水平。从行业运行来看,钢铁行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双控”要求,稳步推进“双碳”工作,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应对挑战能力和韧性进一步增强。伴随国内外疫情多发、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我国经济稳健开局,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钢铁市场宽幅震荡、均价大幅上行、行业利润明显修复,但是钢铁行业仍处于原料保障受制约、成本居高困局之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认为,我国钢铁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是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稳。后期钢材需求难有大的增长,受环保和低碳制约,钢铁生产缺乏大幅增长的基础。二是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后期钢材出口将呈减量态势。三是原燃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稳定经济效益任务艰巨。钢铁企业要继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能耗“双控”、推进“双碳”工作,资金投入和运行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企业成本压力会持续加大。在需求相对平稳情况下,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企业效益面临下降风险。

  以全新流程创新引领中国钢铁的未来

  2022年,我国钢铁工业能否延续十四五良好开局,能否将双控”“双碳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能否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仍然是必须直面的挑战。因此,我国钢铁工业面对新形势:第一,按照“稳生产、保供给、控成本、防风险、提质量、稳效益”要求,努力促进全行业实现稳定运行。第二,着力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和效果,保持钢铁市场供需动态平衡,需研究建立长期、有效市场化协调机制。第三,大力推进行业科技创新补齐钢铁行业“卡脖子”技术短板,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生态圈建设。第四,稳步推进“双碳”工作,在政策层面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在工作层面推进“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工作。第五,按照持续巩固提升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果,对违法违规问题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第六,积极组织推进资源保障“基石计划”,加强国内矿开发情况调研,尽快解决废钢税收和开票难问题。第七,继续加大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成就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宣传力度,展现钢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家脊梁”形象。

  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将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粗钢产能只增不减。根据预计,2022钢铁需求将有所减弱,我国钢铁工业要严格控制产能和发展智能制造,以全新流程引领“中国钢铁”的未来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