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全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亿人次,其中培训企业职工超过3000万人次、农民工超过4000万人次、贫困劳动力超过900万人次、技工教育每年输送毕业生能够达到100万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00万以上。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5000万人。
“十四五”时期,我国就业新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迫切需要劳动者提升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职业培训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是技能人才培养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要求;二是“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并存,也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培训基础能力薄弱,主要是培训供给能力还不足,培训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为了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技能人才队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专门就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完善技术工人的整个职业发展通道,打破目前的“天花板”“隐形门”。二是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和使用、待遇挂钩。三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文件落实、落地落企。四是加强对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当中倾斜力度。五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人才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