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举措分类推进 广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因企施策”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12-28 09:3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近日,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实施具有广州特色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结合广州实际,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推进、精准施策,提出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胡志刚介绍,《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推动3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5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0个以上,引进培育200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1—2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6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数字化引领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就业方式变革取得明显成效,规模化个性定制生产方式广泛应用,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定制之都”和全球数产融合标杆城市。
  据介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策措施》提出,以“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网络化协同。依托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支持“链主”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形成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的应用解决方案,赋能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实现订单、库存、计划、生产、交付、品质、物流等关键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在线高效协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入费用的30%进行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政策措施》提出,“一行一策”促进传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继续实施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定制之都”建设为牵引,聚焦定制家居、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2+N”集群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协同创新。支持集群内中小企业应用“1+2+N”解决方案实施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平台服务商,按成功服务企业数量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一企一策”引导重点优势企业智能化升级。《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优势企业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管控和精益制造能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促进优势产品做强做大。支持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引进和购置智能制造装备,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支持应用工业互联网、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设备数据、系统数据、供应链数据等在云端或平台集成、分析、应用。
  此外,持续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加快建设智慧国资,促进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以核心业务板块为重点,推动市属工业类企业集团工业互联网覆盖率提升。
  
  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
  《政策措施》提出,“一园一策”加强产业园区内外网络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OT)网络融合。鼓励电信运营商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集聚产业园区、大型厂区、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网络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与推广,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支持制造业企业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面向典型生产制造场景,搭建与行业应用系统相结合的5G示范网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入费用的30%进行奖补,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能增效,提升顶级节点(广州)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营,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各环节应用,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应用软件)等融合发展。加快解析服务在各行业规模应用,促进跨企业数据交换,推动基于标识解析的关键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创新应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面向重点行业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对平台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评选为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被评选为国家级特色型或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大力引进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开展技术创新行动
  《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推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围绕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发展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和行业通用工业软件。支持平台型软件企业开放核心应用、内容等平台能力,为开发者导入各类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力发展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对符合条件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项目,按不高于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要发展智能硬件及装备。支持研制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检测装配、物流仓储等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及所需工业级芯片,并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网联装备,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生产设备,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创新应用。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