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新办解读《“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12-28 08:3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解读《“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吹风会。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王振民表示,中国政府此时此刻聚焦民主,再次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白皮书,这是第二本白皮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王振民表示,白皮书全景式地展示了香港180年来,也就是从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到今年正好是180年,特别是40多年来,香港政制发展的真实图画,摆事实、讲道理,夹叙夹议、义理兼备,白皮书把众多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故事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厘清了其中的历史经纬和逻辑联系,让读者暂且放下当时的时事政治,获得历史空间和高度,俯瞰、回望香港政制发展极其坎坷复杂的过程,揭开一层层厚厚的历史面纱,拨开长期被谎言谣言笼罩的云雾,使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我相信,一定非常有利于公众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和真实情况,对‘一国两制’下香港民主发展的经验有更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白皮书正本清源、还原真相、明辨是非,给人启迪,也给人信心。”
  王振民介绍,这次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构建了新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多特点、亮点、优越性,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既讲政治安全又讲政治包容,世界各国构建自己的选举制度都是安全第一,这次新的选举制度做到了所有的参选人都是爱国爱港的,真正是让建设香港的人来讨论香港问题,不是为外部势力服务的人来这儿搅局。同时又讲政治包容,解决安全问题排除的是外部的干预、外部的干扰,不是排除民主、排除政治的包容。香港内部的政治是非常多元,光谱是极其广阔的,这些人都是正常参与的,被排除的只是那些不正常的人,那正常的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无论是参选人、当选人,各党各派,光谱多元,这是新的选举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构建“一国两制”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亮点。
  第二,讲民主讲竞争。有一些误解说“爱国者治港”是不是就不要竞争了,“躺赢”就行了?这也是在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完全消灭了“躺赢”的情况。大家都要竞争,爱国爱港者之间也要充分的竞争,让港人真正在正常情况下选举。过去的选举是不正常的,现在还权于民,把民主从反中乱港政客手中夺回来,交还给港人,让港人自由选择,真正当家做主,过自己的民主生活。所以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过去。这次选举,大家都在同一平台上,就是比政纲、比经验、比能力、比爱国爱港。过去选举都是怎么能反中乱港,就能选上,那是不正常的。哪个国家选举都是在比怎么爱国,比如在美国的选举,谁敢有一丁点表示自己不爱国,就立即出局。但是在过去的香港,比的就是谁更不爱国。所以现在香港的选举更像一场正常的选举,更多聚焦于经济民生,这才是港人真正关心的事儿。关心政治的是那些政客,不是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港人,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这些问题不解决,解决不了,光解决政客们的问题,而不去解决港人的问题,那行吗?所以,在新选制下才是真正的竞争、正常的竞争,而不是政治表演和操弄。
  第三,优越性是广泛性、均衡性。它的广泛性恰恰是过去选举制度忽略的,比如基层、弱势群体,因为香港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工商界的利益要照顾,要维护香港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还得照顾那些长期被忽视的群体,这次都照顾到了。在过去的选举制度里,这是一个缺陷。可以看到,新选制更加注重香港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过去港岛的议员就不代表九龙,法律界的议员不会代表医学界,大家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代表自己的小利益,没有代表香港的整体利益。这次可以看到,40名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议员代表的就是香港的整体利益。
  “新选制改变了过去西方式民主对抗对立的政治文化:行政立法对立,立法会内部对立,整个香港就是对立、撕裂,这正常吗?西方民主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了,没法再走下去了。香港过去学的就是这些东西。这次选举彻底扭转了这种态势,行政和立法之间既要制衡又要配合。我们可以预期,新的选举制度会带来香港的良政善治、更加有效的行政主导,治理效能将会大大提高。”王振民表示。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