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拉开帷幕。与会嘉宾认为,县域工业发展是激活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产业融合的关键纽带。
稳定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表示, 近年来,我国县域工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工业经济承担中流砥柱作用。当前,县域经济约占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40%左右,其中工业经济占据半壁江山,是稳定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二是在稳定产业链体系占据重要环节。县域制造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为及时全面推进产业链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工业增长动力加快转化。县域先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不断推进,新兴产业替代效果显现,越来越多的县(市)主导产业在换血,产业名片在更新。四是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一些县(市)抢滩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和应用场景,积极融入中心城圈战略,助力区域融合发展。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与县区工业的对接,通过系统平台加强县区工业的监测,加强县区工业业务上的对接,共同为做好制造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形成系统合力。”何海林表示。
何海林表示,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的韧劲,开创工业发展的新局面结合当前形势,就县域工业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以重点行业为载体,以打造区域都市圈增长极为纽带,充分发挥县域力量,畅通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加快探索和形成符合自己区域特点的现代产业链条。
二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抢占内需市场高地。县域工业要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挖掘我国巨大市场潜力,指导企业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助力推动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消费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围绕建设数字强国要求,加快融合赋能业态发展。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下,县域工业要充分挖掘区域优势产业空间,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高赋能且具有乘数效应的新业态。
四是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优化县域发展环境。更好发挥工信系统协调保障和行业指导作用,坚持服务企业理念,推动加大金融支持,健全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出台更有效的措施,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振发展信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桂强,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等领导出席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致辞
县域工业发展成重要引擎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工业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更大发展机遇、承载更重使命担当、迎来更多风险挑战。中国信通院将始终围绕服务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广拓深耕研究领域,为开启县域工业新征程提供智力支撑。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致辞
隋斌在致辞中表示,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为主线,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先后引进科大讯飞等总投资2000亿元的190多个新经济项目,集聚京东方5G模组等总投资超千亿的30余个“芯屏”重点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千亿级“芯屏”产业集群。新区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加强与全国的工业百强县(区、市)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重塑产业格局,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主线,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综合实力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稳居前三强。先后引进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190多个新经济项目。持续推动海尔卡奥斯、达索所融合创新中心、赛轮“橡链云”等34家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平台。集聚京东方5G模组、富士康高端封测、中南高科芯恩集成电路等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的30余个芯片重点产业项目,打造了中国北方半导体及光电显示产业发展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2.12亿元,增长11.8%。
县域工业发展是激活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产业融合的关键纽带。本届论坛集聚众多专家学者、行业单位和业内大咖,为我们带来了众多优秀成果案例,并将发布中国工业经济形势展望,为我们发展好工业经济提供了指导。新区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加强与全国的工业百强县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白景明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张峰主旨演讲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 肖金成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照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白景明主旨演讲
论坛期间,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发布《2021中国县域工业发展全景图》,揭晓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发布《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从分布看,东、中、西部分入围工业百强县市分别为66家、23家和10家,东北1家,延续了东中西部依次递减分布格局,苏浙两省百强数量占据半壁江山;从贡献看,2021年工业百强县(市)GDP合计9.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贡献了全国近10%的GDP、14%的工业增加值和1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工业百强县(市)抢抓数字转型红利,创新主体和研发投入稳步提升,绿色技术和产品应用效益突出,有效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
此次大会为首次发布《中国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国信通院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创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产融合作、共同富裕六大主题,对醴陵市、邳州市、佛山南海区、南昌县、张家港市、巩义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昆山市、江阴市、浙江省县域进行了案例分析,为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会上,中国信通院李媛恒主任对《中国工业经济形势发展展望(2021年)》白皮书进行了解读,研判2022年我国工业增长态势总体保持稳中趋缓,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此次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江苏省江阴市和邳州市、黑龙江同江市、云南省安宁市签署了合作协议。最后,中国信通院向社会各界发起《中国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协作共同体倡议》,致力于打造中国县域工业协同创新机制、落实强国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打破区域壁垒,开启县域工业奋进新征程。
下午,中国信通院还举行了“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工业发展研讨会及《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十周年回顾礼。







(1)报告中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
(2)带★表示为省内第一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