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发展改革委: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发表时间:2021-12-13 13:56
分享到:

  冷链物流对促进消费升级、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介绍,12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专门研究编制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已经向社会正式公布,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张江波表示,为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对促进消费、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一是在宏观层面,完善网络架构,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深度。 二是在行业层面,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三是在运行层面,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

  张江波强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首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层面,对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作出全方位、系统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务实、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疫苗等医药产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十分重要。张江波认为,总体看,《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突出两个导向。一是突出目标导向。围绕建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建设串接主产区、主销区的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构建“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在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问题,按照减损、提质、增效、降本政策导向,提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监管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第二,注重两个结合。一是注重总分结合。从设施、通道、服务、监管、保障等方面对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进行总体部署,逐一细化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强化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二是注重条块结合。纵向围绕产、运、销冷链物流3个主要环节,横向围绕优化全品类服务、推进全流程创新、强化全方位支撑、加强全链条监管4个主要方面,加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第三,强调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全面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新型技术装备和组织模式在冷链物流主要环节推广应用,从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新双向通道,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等方面,对提高冷链物流创新发展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强化可操作性。有针对性地列出12个专栏,系统提出21项工程,着力解决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建设工程,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作出安排,并提出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到2025年建成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多层次、多系统、跨区域冷链物流追溯闭环。(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