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板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发表时间:2021-11-04 09:28
分享到:
■ 中国工业报 左宗鑫

  作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 “助攻”——精选层自去年7月27日开市以来,公开发行、连续竞价等各项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使融资和交易功能有效发挥,定价和成交效率明显提升,吸引了一批 “小而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从这些公司的三季报中可以看到,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使精选层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进行产业链布局,夯实自身实力,也为整体承接精选层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10月28日,已有57家精选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其中,37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超六成。从三季报可以看到,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智能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如贝特瑞、吉林碳谷、佳先股份、五新隧装等精选层公司抓住行业机遇乘势而上,增产扩能,带动业绩增长。
  
整体业绩规模不断扩大
  精选层企业多数来自新兴战略产业,行业前景广阔,公司在行业景气度高的背景下,趁势而上,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能,产品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使得业绩节节攀升。因此,整体业绩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国内PVC塑料环保热稳定剂产业领先企业佳先股份 (430489)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过一倍。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31亿元,同比增长237.43%;实现净利润4256万元,同比增长71.90%。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370.48%;实现净利润2216.07万元,同比增长227.25%。公司在三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提升,市场扩大,公司新厂区产能逐步放大,推动了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增长。
  贝特瑞 (835185)今年前三季度业绩维持了大幅增长的态势,成为精选层的 “盈利王”。贝特瑞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51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6.44亿元,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67%。
  风电材料的上游原材料——碳纤维原丝行业龙头吉林碳谷 (83607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下降18.23%,归母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增长108.61%。公司表示,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碳纤维原丝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公司产能持续建设并逐步投产,产销量不断增加。
  在 “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除了新能源汽车、环保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智能装备、新基建等新兴产业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五新隧装 (835174)深耕隧道施工智能装备领域,三季报显示,公司的隧道成套智能装备产品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报告期内,沿边高速、西延铁路、西康铁路等多个项目进入设备采购高峰,使得公司收入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3亿元,同比增长93.01%,实现净利润8359.74万元,同比增长77.4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35.67%,净利润 2837.52万元,同比增长23.65%。
  
助力优质中小企业
  除业绩腾飞外,精选层进一步打破了融资难的枷锁,助力优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三季报,30家公司的股东户数等有了显著增长,资金的流入为企业扩充了实力。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30家精选层公司的股东总户数达30.9万户,而这些公司挂牌精选层前的股东总户数为3.68万户。以球冠电缆 (834682)为例,去年6月30日,该公司的股东户数为470户,而目前的股东户数达2.18万户。
  借助精选层获得资金与关注度后,优质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业链布局。数据显示,30家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0.1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59亿元。
  中金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于新三板,我们主要关注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生物医药、电子、节能环保、互联网等行业相关企业。未来,符合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可借助北交所提供的更为便捷、精准的直接融资通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精特新”企业业绩抢眼
  在服务定位上,精选层强调挂牌企业 “专精特新属性突出”。 在披露的三季报中,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改善,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10月28日,在已披露三季报的221家 “专精特新”公司中,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34.26%和28.73%。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工信部公布了三批 “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三批名单中共有4922家企业,但A股市场中已被纳入 “专精特新”名单,或有子公司被纳入名单的上市企业合计678家。
  从市值角度来看,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多为中小市值企业,有241家企业总市值不足50亿元,百亿市值以下 “专精特新”企业更是高达431家,占比逼近2/3。
  如果剔除那些子公司为专精特新在A股上市企业, “专精特新”群体的市值将更小,剩余302家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中,市值大于500亿元的公司只有3家,而市值在20亿至50亿元的企业则超过百家。
  尽管体量不大,但 “专精特新”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强,表现出优质的高成长属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783家 “专精特新”企业挂牌或曾经挂牌过新三板,占比达16%,当前在新三板挂牌的 “专精特新”企业共有365家。在365家企业的行业分布中,工业、制造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共有312家,占比高达85.5%,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为10.1%。
  在已披露的三季报中,南麟电子 (831394)表现最为亮眼,其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19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3.85倍。此外,中科美菱(835892)、芯诺科技 (838172)等小巨人的业绩增速也分别突破了231.81%、78.08%,实现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认为,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制造业,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研发投入强度均明显高于A股其他板块。自2019年6月份工信部公布第一批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A股其他板块上市公司,其高成长特点十分突出。”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