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美援朝纪念日 忆老校长李光绳

发表时间:2021-11-24 10:4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毛志亮 通讯员 周光潜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和朝鲜军民一起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的联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骄横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从此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每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周光潜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的老校长——一位老红军,抗美援朝志愿军通信处长李光绳同志。

   

  李光绳,贵州安顺人,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若飞(延安时期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是其二舅。1937年12月,13岁的他随其外祖父黄齐生(著名教育家,党外人士,孙中山和毛主席好友)到延安参加革命,从此与军事通信结缘。曾在军委三局(局长是开国中将王诤)工作后,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解放后历任新华社电务处处长,通信工程学院科研部副部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部部长。后任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校长至离休。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始建于1973年(后更名为贵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是由时任开国中将王诤将军亲自筹建的老校长李光绳同志是贵州人,又曾在王诤将军手下工作,就成了贵州电校第一任校长。

  周光潜老校长的交集,因为自己1983年考入电校无线电专业后,老校长曾经教过们三年级的英语,而周光潜又恰好是英语代表,所以见面的机会就很多。老校长经常给周光潜讲他许多革命生涯的故事,周光潜现仍记得一些,叙述如下:

  李光绳同志在延安只有14岁,当时有一个统称“红小鬼”。毛主席晚饭后经常在延安河边散步,黄齐生老先生在延安带着李光绳同志见过毛主席,所以李光绳同志就经常陪毛主席在延安河边散步。毛主席会经常写一些小字条给他,李光绳同志在教三年级科技英语时就将几张毛主席写给他的纸条给了周光潜,可惜毕业后没保存好,现已不知在何处。

   

  李光绳同志在军委通信学校毕业后,被分到军委三局,后又调到新华社(当时延安时期新华社也是穿军装的,曾隶属于军委三局),主要从事收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外国电台工作。有一次收听到了苏联对德宣战,因不懂英语没能及时报告上级。从此开始苦学英语,最后熟练到能流利听说英语。朝鲜战场谈判时李光绳同志是现场中方翻译。

  1945年8月8日凌晨二时,正在值班收听苏联电台斯大林讲话的李光绳同志第一时间收到了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的消息,马上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做了报告。让党中央及时掌握了这一重要信息。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也是李光绳同志第一个报告党中央和毛主席。

   

  周光潜印象里的老校长经常戴一顶旧帽子,常穿一件黑大衣,看起来非常朴素。他有一次去外地开会,走进食堂,被师傅误认为是一个民工,就说,民工不能在此吃饭。多年后,他自己还讲此笔话。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上级给他配了一辆黑色皇冠3.0轿车,但他基本上不用,本是他个人专车,但他除了去外地开会以外都是在给单位使用。

  老校长认为,教育要跟上时代就要去西方考察。当时七八十年代初期,香港还没有回归。老校长就打报告给贵州省委要求去香港考察。当时贵州省委书记还是胡锦涛同志,考虑到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各省很少有外汇,贵州更是贫困省,所以省里就回复说等有了外汇再说。老校长比较倔强,就打电话给他的老战友——时任外交部长黄华同志,黄华同志就亲自给贵州省委打电话,这件事情才有了着落,他就带着部分老师去了当时资本主义的香港考察了几天。

  

  周光潜说,自己从电校毕业已有三十多年了,现已退休。老校长也离开们有近二十年了,每当到抗美援朝纪念日,听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老校长李光绳同志,想起老校长在学校晚会上用俄语演唱斯大林的歌,六十多岁的他还像当年抗美援朝一样,充满激情,雄壮地歌唱。这就是志愿军战士的军魂,也是战胜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法宝。

  安息吧!老校长,您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您的丰功伟绩也会永远载入史册。我们作为您的学生,一生为您感到骄傲。(周光潜 供图)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