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 第四季度经济仍能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10-20 08:1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10月18日,中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数据发布。从经济指标看,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恢复的态势发生改变了,经济动能是否减弱?与此同时,近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下调至8%,比此前的预测下降了0.1个百分点,如何研判我国第四季度经济状况?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举行吹风会。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对此作出解读。 

 

  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好的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到三季度是一种回落状态。这不单单是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出现回落,而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复苏都处在缓慢回落状态。所以IMF不但把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由8.1%调到8.0%,还把世界经济增速预期由5%调到4.9%。由此可见,三季度经济下行是全世界普遍的现象。”姚景源表示。
  姚景源分析我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原因时指出,首先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供需错配,加上流动性过于宽松,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非常高。包括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等,在整个国际市场上,价格都出现大幅度上涨。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商品进出口大国,所以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必然要通过进口传导到国内。
  在谈到自身阶段性的原因时,姚景源指出,今年疫情呈现散发状态,比如广东、江苏这类经济大省,受到冲击大,对经济影响大。同时,汛情对经济大省河南也造成了冲击。山西水灾导致60所煤矿被迫停产,煤的产量减少了。所以,这是一些阶段性原因。
  “这种阶段性原因,不是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而引发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来讲,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姚景源表示。
  “现在看,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解决阶段性问题。比如煤的问题,由于煤产量减少,所以煤价上涨,导致发电亏损,发电亏损导致供电减少,一些省就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煤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尽快恢复由于水灾造成影响的煤炭企业的生产,内蒙古地区的72家煤炭等各地煤炭企业也开始进行生产。此外,加大煤炭进口力度。进一步推动中蒙两国煤炭方面的贸易。中国22亿千瓦的发电能力是世界第一,所以,缺煤是阶段性、短期性的问题,我们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姚景源分析道。
  姚景源表示,从二季度到三季度的经济回落,一是要更多地看到它是短期因素。这种阶段性、短期性因素和原有结构性、周期性问题叠加在一起,显得问题更为复杂。所以要处理好阶段性矛盾、临时性问题,还得着力在结构改革、结构优化以及逆周期调节上下更大的气力。
  “总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好的内生动力,这种回落的状态,我们可以把它稳住。”姚景源表示。
  
  四季度经济增长仍能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多种因素。有偶发性因素,还有结构性因素,叠加在一起,所以大家感到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应该把偶发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区分开来。偶发性因素,比如煤炭供应不足、汛情等,这些偶发性因素应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强的韧性,有庞大的市场和较强的生产能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表示。
  许宪春说,针对三季度经济增速的下行,四季度经济增长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存在的。从基数角度看,去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一季度GDP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增速逐季回升,四季度GDP增速较高。这对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长构成了压力。二是其他一些下行因素,例如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支撑因素。许宪春举例,比如从消费角度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5.1%,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7%。其中两年平均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同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稳定,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也是稳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继续保持回升。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中担当主力。主要抓手有‘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四季度专项债还有1.8万亿额度待发,有可能对基础设施投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许宪春表示。
  同时,许宪春表示,央行要求下半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合理增长。可见货币政策将保持稳中偏松,这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投资也可能会进一步回升。从进出口来看,我国产业体系完整、疫情防控形势较好等有利条件,还在不断吸引国外的进口商,四季度净出口需求仍可能保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
  “综合来看,尽管四季度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但是仍然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许宪春表示。
  
  新经济新动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新动能正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今年以来,一些工业新产品和外贸领域消费品增长态势都很可观。从国家统计局三季度数据也能看出,创新投入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同比增长非常可观。怎样很好地促进这些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此,许宪春表示,三四季度投资局面会面临一定的压力,虽然经济的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一些工业新产品、外贸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许宪春介绍,工业新产品方面。在5G建设加速、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需求增长、工业自动化率提高等因素的带动下,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了28%。外贸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方面。一些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些年来,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在新冠疫情之前,经济增速已经呈现出回落的走势,但是新经济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对抑制经济增速回落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宪春强调。
  许宪春表示,在疫情严重爆发期间,经济下降,但是新经济新动能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去年一季度GDP下降6.8%,但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对于减缓经济下降幅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恢复时期,新经济新动能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3%,都表现出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也保持较快增长。所以,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许宪春表示,下一步,可以考虑从多方面促进新经济新动能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助力新增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四是继续巩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产品行业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持续支持海外仓、跨境电商、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打通国内外供应链各个环节。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