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于近日宣布,在国家信息中心以及主要皮卡企业的支持下,《皮卡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研究》 项目已完成,为皮卡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
2016年以来,部分省市响应皮卡解禁号召,解禁之后的皮卡市场销量不断攀升,解除皮卡限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汽车具备流动性的特点,“点状”的解禁格局、不统一的解禁标准等难以充分释放皮卡市场潜力。从调研数据、以及先导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更大规模放开限行,皮卡市场将有百万级的增长空间,对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
皮卡解禁效果明显 助力市场进一步扩容
皮卡限行的根源是“货车身份”。2000年以来,城市货车限行令皮卡频受牵连。
自2016年皮卡开启解禁序幕以来,陆续有90余个城市完全地或部分地对皮卡路权进行解禁,根据上险数据,解禁省份市场皮卡需求表现明显好于非解禁省份。皮卡解禁效果明显,助力皮卡市场进一步扩容。
《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刚刚发布,从标准技术内容来看,对于皮卡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货箱标准也为城市环境下的通行做了充足准备。
研究解禁省市现状发现,皮卡解禁产生的问题基本可控,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明显。
调研发现,“皮卡不能进入城区行驶” 是微客/轻客用户放弃购买皮卡的最主要原因,过去的政策约束对用户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皮卡高端化/乘用化激发了汽车消费及越野/改装等相关消费的增长。政策放宽后,家商兼用、乃至工具车用户的乘用化需求也逐渐被激发。乘用化的使用场景逐渐培育,带动越野/改装等消费增长,两类“乘用化”需求均有所增长,政策放宽均为必要条件。
在皮卡进城路权解禁稳步推进的前提下,皮卡市场国内需求到2030年可达100万辆之上,乐观情景加之出口需求,皮卡总销量到2030年或达200万辆左右。
中国皮卡渗透率远低全球水平 应走向海外
企业供给上,皮卡供给主体、供给车型迅速增加,皮卡产品全面高端化、乘用化,为更大范围解禁做了充足准备。
项目研究显示:皮卡企业在产品力方面与海外产品无差异甚至超越海外产品,头部企业致力引领皮卡行业向上发展、深耕国内走向全球。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方面更是达到90%以上,相比其他车型,皮卡车型更有潜力作为国产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突破口。
然而,国内皮卡渗透率却明显低于全球主要皮卡消费国。近年来全球皮卡总销量保持在600万辆左右,全球主要皮卡消费国家的皮卡渗透率较高。从全球市场看,中国皮卡的渗透率仅为1.8%,远低于全球6.9%的平均水平。
若国内皮卡得以解禁,将进一步助力国产皮卡走向海外,有望形成国内-国际良性互动的局面;皮卡也将成为继SUV、新能源之后,我国在汽车产业里又一赶超世界领先品牌的重要赛道。
推进皮卡“身份转变” 在更大范围内解禁
推进皮卡解禁是刺激汽车消费、推动国内汽车需求进一步扩容的有力手段。皮卡解禁对皮卡消费的激发作用显而易见,有助于国内市场扩容,从而有助于企业分摊研发成本、提升产能利用率、避免重复投资;允许进城可以增加电动皮卡的适宜使用场景,降低企业满足新能源积分的压力,为推动汽车新四化、降低油耗、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
推进皮卡解禁是带动多种形式消费增长的重要纽带。皮卡解禁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带动上下游消费增长,旅游/自驾/露营/房车/越野等消费需求正在逐渐激发;皮卡较好的改装适应性激发了汽车改装消费的增长;皮卡跨界、融合、包容的特征迎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主流。
推进皮卡解禁是完善城市物流车型体系、促进城市物流车辆合规的有益尝试。当前,城市物流车型存在诸多乱象,不合规、不安全成为普遍现象,在解禁城市,客货混装及低端城市物流车辆正在向皮卡转移,皮卡已经成为城市物流领域重要的合法合规车型。
推进皮卡解禁是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扩大出口、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助推器。用户对于国产皮卡的接受程度正大幅提升,特别是年轻用户,认可国产品牌的高性价比、对用户反馈的快速反应,皮卡企业积极发力海外,将高端车型加速向海外市场导入,在全球皮卡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背景下,有望实现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皮卡解禁有助于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未来,皮卡具有较大的向城郊/县镇/农村渗透的机会。城市皮卡解禁有助于皮卡从城乡结合部(郊区等)向下渗透进村、向上突破城市,将使皮卡形成“乡村-县域-城市”畅通的格局,助力城乡融合。
“应推动皮卡在更大范围内的解禁,以《多功能货车通用技术条件》为抓手,推进皮卡‘身份转变’”。中汽协建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