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近日,中国工业报从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环境质量改善迈入新台阶。
据介绍,顺义区委生态文明办定期组织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会议,由生态环境、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渣土运输车、施工工地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有力管控,联合监管“加法”成效显著。
在污染治理方面,善用“减法”。截至今年7月底,进京路口和主要道路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10.43万辆次,监督性抽测超标车4524辆次。开展流域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263家次,监督性监测26家。加强固废危废监督管理,检查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938家次。
顺义区率先在全市安装了27个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7项参数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入河排口实现“一库”管理。使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动态监测建设用地受污染地块的现状变化情况。环境管控的“乘法”效用初显。顺义区还紧盯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做好问题整改“除法”。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筑牢核与辐射安全环境安全底线,日前,顺义区生态环境局突出问题导向,对在上一年度发现的14家存在问题的辐射工作单位再次进行复查检查。(曹雅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