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蔡荣根:从事科学研究离不开理想和信仰的指引

发表时间:2021-09-10 19:17
分享到:

  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会带来颠覆性的、引领性的技术突破,如果没有基础原理的突破,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是不可能的,科技强国也就无从谈起。9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科技工作领域党员代表围绕“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是一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是一名老师,他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基础科学问题。

  蔡荣根认为,作为一名科技界的普通党员,第一是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第二是要不忘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宗旨,第三是要将自己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转化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自己的科研与国家的需求、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不忘国家使命,勇扛国家责任。

  事实上,从事科学研究离不开理想和信仰的指引蔡荣根2001年回国工作,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和所长,主要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量子场论、引力和宇宙学、凝聚态理论、量子物理、复杂系统统计物理等内容。他说他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好奇心驱动,探索自然的本质和知识的边界。

  蔡荣根表示,基础研究看起来跟日常生活有点远,但却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的总开关,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厚度,可以说,基础研究是整个创新体系的源头。他说,这些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明显,面临着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其实是背后的基础理论没有搞清楚,源头和背后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蔡荣根强调,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会带来技术的突破、产业的变革,进而迅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来影响人民的生活。但是,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因为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不可预测性和人才作用突出等特点,所以加强基础研究要有长期稳定支持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应该有使命担当,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国家的需要就是研究的方向。”蔡荣根说道。(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