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大而不强,比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强基工程、品牌质量意识提升等。所以,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把创新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扛在肩上。9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科技工作领域党员代表围绕“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1986年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原来的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压力容器和管道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研发工作。
作为30万科技工作者一员,陈学东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高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二是压力容器在苛刻环境下长周期安全保障工作。陈学东说,科学技术已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未来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科技发展正在蓬勃兴起。但是,40多年前我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高端压力容器不能自主研发,很多依赖进口。而且,我国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比较频繁,大概一年要爆炸一百多起,死亡数百人,损失几十亿人民币。
陈学东介绍,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压力容器技术工作,专门设立了一个安全监察机构,过去叫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现在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人大专门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法,通过立法来规范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使用安全管理。
近4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有30万科技工作者从事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和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压力容器产品基本上不再依赖于进口,压力容器事故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万台设备年事故率从40年前的4.0降到现在的0.09,达到世界最好水平。陈学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不管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高技术领域,还是在高端产业领域、民生领域、抗击疫情领域都取得了飞速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第一,我国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提出的科学问题没有那么多,很多原创性技术、变革性技术还不够多。第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企业不能技术进步、装备制造业不能上去,对整个国家科技影响比较大。第三,我国科技评价体系机制改革非常重要,因为这对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学东表示,未来十五年,我国制造强国目标有六个方向:第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幅提升;第二是产业结构要大幅改善,也就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第三是质量品牌意识大幅度提升;第四是生产方式必须绿色和智能,并且跟“双碳”目标挂钩;第五是产品供应链要稳定可靠;第六是机制体制要创新。
陈学东分析,结合现状和未来的目标,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至少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龙头企业要勇做产业链的链长,中小企业要培养“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第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幅度提升产业基础, 大幅提升应用基础。第三,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之下,做好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第四,要促进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促进装备制造业不断进步。(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