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柴发合:多举措助力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9-08 14:0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9月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京津冀地区PM2.5持续下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原因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交通结构调整和用地结构调整方面花了大力气。同时,各级环保部门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措施不断加强。
柴发合表示,污染减排力度不断提升,在重点地区实行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制,先后对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在散煤治理方面,北京基本实现了平原地区无散煤化,其它地方散煤治理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特别是提高了各种车辆的油品品质和车辆标准,在交通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整个区域的大气污染的排放量有了明显下降,这些措施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柴发合介绍,臭氧和PM2.5两种污染物同根同源。PM2.5的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包括扬尘、粉尘等,再加上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在大气中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的来源主要取决于两个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氮氧化物。
“对臭氧污染来说,这两个前体物同时也是对PM2.5二次污染贡献最大的两个前体物。我们通过研究提出来要以氮氧化物和VOCs控制为重点,多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联合减排。”柴发合说。
柴发合认为,臭氧污染的防治相对PM2.5污染防治,从科技需求的难度上来说要大得多。为此建议,要精准、有效防治,对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管控体系。
柴发合建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着力抓好清洁能源供应、化解过剩产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同时,要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