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加速,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一场可以统称为“产业互联网”变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大型企业纷纷入局,以自身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聚焦聚力产业培育、智能制造,涌入产业互联网赛道。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设备更为陈旧,更为离散,数字化转型转不起,智能化改造应诉诸何方?
“以采购供应链领域为入口,全方面为中小企业赋能,没有‘大树’做依托,我们自己从产业中成长。”3月17日,中国工业报采访了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柠檬豆”)董事长霍胜军,观其入局工业互联网赛道,趟出的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从产业里成长出来的“柠檬豆”
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提出了“柠檬市场理论”,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企业不再关注品质和创新,偷工减料和低价竞争横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最终整个市场不复存在。
2015年的市场,是消费互联网的时代,产业互联网鲜少被提及,制造业采购供应链一直是中小企业的短板,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采购量小等原因,企业采购竞争力不足且没有话语权。
柠檬豆董事长霍胜军深耕制造业采购供应链领域20余年,彼时,他对市场做出了预判: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以次充好、低价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运用传统方式,这样的弊端很难得到解决,”“柠檬市场”将成为常态。
由此,霍胜军将目光瞄向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将采购供应链与外部相连,形成开放、竞争、比较的市场环境,解决行业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未来,一定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生产、研发、销售各个环节都会通过线上进行,必将带来一场行业革命。”基于前期对产业互联网的思考和对市场的敏锐度,霍胜军与同伴一起“下海”创业,经过市场的艰难打磨,与用户共同开发出了国内市场上首个工业制造采购供应链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檬豆云”。
就此,这颗从产业中萌发出来的“柠檬豆”,在市场的孕育下生长、壮大,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升级“打法”,成长为“柠檬市场”的斗士。
“三朵云”为中小企业赋能
在霍胜军看来,产业互联网,重点在“产业”上,研究的是整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
早在创始之初,柠檬豆就已经确定了“提升中小企业采购供应链能力”的平台定位。据统计,采购规模在1亿元左右的中型制造企业,其采购直接成本与行业先进水平之间的差异约15%,而其净利润率尚不足10%。
面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柠檬豆推出了“檬豆云”平台,在这里,中小企业可以链接全球资源,实现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还可以通过集中采购,解决采购量小、价高、易断货等问题。根据服务客户的类型、规模以及合作深度,平台还研发了檬豆工作台、檬豆SaaS、智能采购机器人豆小秘、集采商城等多个产品。根据累计案例显示,“檬豆云”可以为中小企业实现降本5%-10%,这对于自身资金状况并不富裕的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竞争力。
脱离价格竞争,让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摆脱供应链的“束缚”,是柠檬豆赋能中小企业走出的第一步。霍胜军说:“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存在着需求得不到满足、创新成果产业化难的痛点。”对此,柠檬豆开发了聚焦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玺品云”,颠覆传统研发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实现研发的快速迭代。
“普奥云”是柠檬豆搭建的第三大云平台,该平台以智能制造板块为核心,为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快速升级。“与市面上盛行的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项目制’工业互联网赋能不同,‘普奥云’采取的是‘产品制’赋能。”柠檬豆战略部总经理张瑞雪介绍道,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工业制造量级重的问题,“普奥云”是一款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标准化产品,可以对设备的产量、效率、能耗等关键数据进行检测、对比、分析,让管理者有据可依,从而不断优化生产线,实现降本提效。
如今,以“采购降本+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为内核的“三朵云”解决方案出炉,一个为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赋能的“檬豆模式”已然形成。截至目前,“柠檬豆”平台已积累了近5 万家的注册用户,覆盖50万家制造业企业,涉及电子制造、冷链冷藏、仪器仪表、新零售等行业,解决了中小企业智能改造成本高、不敢改造、改造不起的困难。
霍胜军形容道,“柠檬豆”铺就了一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速公路”,采购降本、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是企业高速行驶所搭乘的工具。“‘柠檬豆’能做的远不止这些,我们甚至可以给企业提供‘驾驶员’。”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柠檬豆”还扮演了“信用池”的角色。将“三朵云”与资本挂钩,将“三朵云”产生的交易数据、创新数据、开机数据进行整合后,建立“檬豆指数”,再针对不同行业的情况,与各大银行合作,联合推出风控模型,提供中小企业的授信背书。据了解,利用檬豆指数,“柠檬豆”平台为10 余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1000 余万元授信额度。
做时代发展需要的企业
去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企业普遍存在产品销售推广困难,原材料采购成本飙升及整条供应链出现堵塞或断裂,柠檬豆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线上优势,帮助企业尽快实现复工复产达产目标。
通过“防疫物资”板块,开通覆盖全国15个地区的防疫物资交流群和直播间,对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进行供需对接,为每个地区300余家企业快速找到生产物资物料,解决生产断档问题,保障物资供应。
“疫期用工”板块,解决因企业员工无法返厂造成的用工荒问题和本地富余健康劳动力输出问题。上线当天点击量就超过20余万次,为京东、海信、青岛地铁、利群、盒马、家乐福(中国)等100余家企业开通了疫期用工直播间,发布职位共计300余个。
疫情期间,柠檬豆没有生产一款防疫物资,没有发布一条招聘启示,却为数千家中小企业“牵线搭桥”,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难题,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展现了“檬豆力量”。
“做时代发展需要的企业。”一直是霍胜军带领柠檬豆“征战”市场的初心。
如今,我国已从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步入到乡村振兴新阶段,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衔接点上,霍胜军率先将目光瞄准乡镇上“多而不强”“散且细”的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为其精准赋能。
2020年6月,柠檬豆与农业领域大咖合作,推出“猪算计”、“淘汰鸡收购”等APP产品,把工业互联网模式复制到农业行业,成立了檬豆新农业板块,同时,复制到养殖业,解决养殖户供应链痛点;滨州无棣县的渔网产业,柠檬豆平台将其线下产业链资源整合上线,沉淀交易大数据,通过供应链金融赋能传统渔网产业升级;胶州李哥庄的制帽产业通过柠檬豆平台直播发布,整合资源,与上合智能工场联手推动数字上链,实现自动接发单、生产数据分析,驱动柔性生产。
【笔者手记】
2021 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柠檬豆”等新经济企业。
“让越来越多像柠檬豆一样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青岛快速成长。”1月27日,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调研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时这样说道。
能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被市委书记多次“点名”,“柠檬豆”虽然不论是从体量还是规模上都不算大,但是他长成了市场上最期待、最“需要”的模样。2020 年,“柠檬豆”平台营收比2019 年增长超过10 倍,不仅完成了从产品打造到市场培育大规模复制的突破,更成为青岛发力新旧动能转化,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又一利刃。
“在‘柠檬豆’平台,任何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我们以2024年为目标,力争孵化落地1000家企业,培育3-5家独角兽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霍胜军的信心满满,让笔者感受到了他对工业互联网的热爱与执着,也感受到了他布局工业互联网赛道,一步步将想法照进现实的决心和信心。
也正是有许许多多的“霍胜军”们向着同一目标努力,让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有了底气,让我们对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有了更多的期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