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力改革求创新 百花齐放春满园——深圳市龙华区打造新时代集体经济发展“新范式”

发表时间:2021-08-04 09:5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毛志亮 通讯员 王欢

  7月29日,“学史力行 合作共赢”深圳国有企业与股份合作公司合作发展推介会——龙华区专场,在大浪时尚小镇成功举办。推介会上,全市首批“深圳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讲师团”正式成立;15家市属国企、6家区属国企及48家股份合作公司签署56份合作意向协议;深圳能源集团等6家市属国企与新田新豪股份等6家公司,正式开启党建结对共建之路。值得关注的是,龙华区股份合作公司数字博物馆也在当天开馆。这既是深圳市对龙华区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龙华区集体经济改革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龙华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依靠党建引领,持续创新、示范先行,走出了一条党建与发展互融互促的奋进之路,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新范式”,有力推动国有企业与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龙华区共有股份合作公司169家,股民2.71万人;掌控土地 2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10.87%;合计总资产231.51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9.05%;纳税总额2.81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83.83%,实现对龙华区税收和财政贡献翻一番。


  勇于探索,构建集资监管新格局

  数字龙华,集资赋能。龙华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三类扶持、四大监管、五项成效”的集资监管工作格局,引导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深入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发展”主线。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股份合作公司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加快实现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抓手”即“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扶持”。构建“平台+制度”体系,搭建综合监管系统平台,出台“1+8”配套制度,全方位监管股份合作公司人财物的流动状况;修订《龙华区扶持股份合作公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扶持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类扶持”即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依据,重点开展奖励先进、鼓励转型、帮扶欠发达“三类扶持”。截至2020年底,全区累计拨付专项扶持资金4亿余元,其中,拨付1.17亿元抗疫奖励资金支持城中村联防联控,拨付每家职业经理人试点公司100万元扶持发展专项资金,拨付每名职业经理人15万元工资补贴,拨付200万元奖励清湖公司设立全市首家由股份合作公司独立出资的小额贷款公司,每年拨付约3000万元给予欠发达公司社保补贴。“四大监管”即搭建集体资产管理、财务实时监控、集体资产交易、电子证照管理“四大系统”平台,实现对股份合作公司线上实时监管。在全市率先推行大额资金在线监管功能,先行先试对股份合作公司银行账户及大额资金支付行为进行事前监控,动态监管全区639个公司银行账户约72亿元资金的流向。2020年,累计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完成交易525宗,成交金额83.35亿元,增值13.95亿元,平均增值率20.10%,集体资产进一步保值增值。

  探索新路径,取得新成绩。龙华区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探索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案,通过“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三类扶持、四大监管”,形成了“五项成效”。一是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规范化发展。在全市率先发布《关于加强股份合作公司党的建设和领导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股份合作公司开展换届选举,全面实现“三个100%”,即一级股份合作公司集资委主任100%由社区党委书记或街道下派干部兼任,二级股份合作公司集资委主任100%由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兼任,集资委委员100%由社区党委提名、街道党工委选任,切实发挥社区党委决策监管作用。二是规范性文件助力集体产业空间释放。出台《龙华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用地土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要求集体用地土地使用权交易全面实行公开招标,进一步规范城市更新等集体土地合作开发项目审查工作。区国资局成立以来,累计审查土地合作项目66个,推动约209.1万平方米集体土地开发建设。三是集体资产处置速度创全市纪录。创新“政府主导+国企运营+股份公司参与”机制,全力推动梅观创新走廊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落地,仅用60天完成项目所涉集体资产处置,创下全市最快纪录。四是“精准滴灌、指挥棒式、目标导向”资金扶持释放政策红利。针对股份合作公司实际发展需要和诉求,分类设置扶持资金,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五是国企、集企携手共进,合作成果遍地开花。促成市属国企与龙华股份合作公司在城市更新、生态环保、控停违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盘活集体资产资源。


  聚焦优势,彰显集体经济新气象

  破难题、重创新、见实效。龙华区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围绕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目标,立足不同基础和资源,各扬所长、各美其美,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比学赶超的壮大集体经济生动局面。

  观湖街道强化阵地建设。观湖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37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率先在新田社区建立全市首家集体经济党群服务中心,探索设立“集体经济发展榜”和“社区综合治理榜”两榜展示厅、股民议事厅等12个功能区。探索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形成松元厦公司“1+6”产业转型升级试点、新田公司控停违建改保障房、下围公司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等一批颇有探索性的试点项目。

  民治街道围绕北站布局商业服务都市核心。民治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20家,各股份公司依托深圳北站战略布局,11个更新项目纳入更新单元计划。民治第三工业区规划建成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北站商务中心区的门户标杆性城市综合体。星河传奇商厦靠近深圳北站商务片区,通过引进国际品牌希尔顿旗下酒店,填补北站片区多年没有高品质酒店的空白。

  龙华街道推动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龙华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18家,通过深挖城市更新、转型发展潜力,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升级。参与城市更新拓展发展空间,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20个,更新范围面积约80万平方米。转型升级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清湖公司投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效益良好,三联、弓村、郭吓等公司成功引入“大润发”“天虹”等优质品牌商场进驻,油松公司与深圳市壹玖捌零油松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将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为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

  大浪街道用活抓手壮大集体经济。大浪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23家,已完成集体土地合作更新项目约50个。以龙华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暨职业经理人试点项目为抓手,赤岭头自营物业管理项目和下岭排城市更新项目蒸蒸日上。以城市更新项目为抓手,上横朗第四工业区、华联工业区等被选为龙华区“一街道一园区”改造升级项目,浪口宝龙城市更新项目被选为街道级试点项目。以国企统租统管为抓手,石凹公司与龙华投资控股合作,将石凹第二工业园区作为大浪时尚学院用房和时尚小镇的配套产业空间。

  福城街道释放集中连片产业空间。福城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26家,2020年,引导4家公司参与龙华人才安居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推进29万平方米土地、8.36万平方米建筑物合作;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首推8家公司资产近16亿元回迁住宅进行产权转让,建立福城产业服务平台APP;引入大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推动辖区产业升级,引入财务、法律等专业咨询顾问协助科学决策。丹坑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项目,成为龙华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暨职业经理人区级试点、竹村公司“人才街区项目”转型升级项目为街道级试点。

  观澜街道携手市属国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观澜辖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45家,以万安堂公司为代表通过参与开发项目,总资产增长10余倍。探索与国有企业合作发展新路径,蚌岭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蚌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大布巷公司与龙华人才安居共同参与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多家公司成立物业公司,探索转型发展,桂花公司现代物业管理项目被选为龙华区试点项目。

  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实现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龙华区国资局(集资局)作为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在加速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着力打造龙华集体经济发展“新范式”,大力推动挖掘龙华区股份合作公司与国有企业合作项目,举办合作发展推介会集中推介,积极融入深圳国企与股份合作公司合作发展浪潮,切实履行职责职能,有力推动全区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表示,龙华区将继续积极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各自优势,探索国有集体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奋力打造股份合作公司与国有企业合作发展的“龙华特色”“龙华品牌”,为加快构建龙华“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主办方供图)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