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耕物流数字化 二季度G7数字货舱租赁量破万台

发表时间:2021-08-02 16:4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余娜

  7月30日,2021 G7伙伴大会在北京举行。G7创始人、CEO 翟学魂在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二季度,G7与普洛斯合资成立的云挂所拥有的智能挂车资产(G7数字货舱)已超过10000台,成为物流市场上车辆资产增速最快的公司。
  资料显示,2018年3月,第一台
G7数字货舱正式交付,两年内陆续实现15大IoT功能亮点,形成“快递快运、冷链、大宗”3大版本,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的智能资产服务平台。
  G7在物流数字化领域深耕十余年,迄今为止已通过数据服务连接及IoT硬件连接中重货运卡车超过236万台,每日跟踪超过1.7亿公里的卡车运行轨迹,日均上传平台数据超过7.8TB。海量数据造就了G7独特的平台优势。
 2021 G7伙伴大会上,G7创始人、CEO 翟学魂发表演讲 
       翟学魂透露,作为物流数字化链条里最难搬动的“大石头”,在国家大力推行网络货运新业态的背景之下,G7在结算业务上积极创新。例如煤炭、钢铁等大宗物流,面对旺季各类矿区、场站门口货车排队问题严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高碳污染的情况,G7 开发出“无人值守磅房”,司机无需下车、10秒进站,效率提升了18倍。与此同时,多个业务线上流程打通、司机运费秒结到账,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人少走路。
  据悉,G7 在过去两年中坚守自身用物联网驱动生产力的承诺,在专注三大业务主线的同时不断做出创新。“如果说过去的G7一直在做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那么未来G7 要做就是将这些基础能力充分连接、贯通,让数字化的价值指数级呈现。而指引G7朝此方向发展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对产业数字的3个趋势判断。”翟学魂表示。
  第一个趋势,是物流场景的数据将实现全链贯通。在哈尔滨经营一家成长型物流企业的赵春波对此深有体会。作为G7 多年铁粉级客户,赵春波掌管的滨拓物流一直积极拥抱技术,对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异同见的颇深。用他的话来说,“信息化只是获取一些数据,并没有全部贯通”“数字化后,这边走那边就知道,一个往返有多少利润” 。对此,翟学魂表示,像滨拓这样的客户G7还有很多,大家强烈的呼声是“能不能给我一个系统,把司机、油、轮胎、货这样一个个节点的数据都贯穿起来”。而过去一年中,G7正结合自己的技术能力,逐步攻克这一难题。
  第二个趋势,是腰部崛起。知名咨询研究机构BCG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物流运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纺锤型结构,中小物流企业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台车规模的小车队占到30%以上。但在过去十年,数字化的升级主要由产业的大型平台和企业主导和推动。但未来,产业数字化已进入深水区。翟学魂坦言,物联网与AI 技术越发成熟,性价比突显,处于纺锤型腰部的中小企业将迎来整体性数字化升级机遇,他们将继续维持运力市场丰富多元的格局,同时他们会因为物联网技术和数字化经营不断进化并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趋势,是物流市场的势头将从“白”转向“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快递快运行业迎来重大机遇,带着条形码“白货”物流经历了黄金十年。伴随互联网经济红利见顶,消费物流的发展进入平台期,而在低碳减排的时代要求下、在“黑货”物流需求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成熟的势头下,“大宗物流”将接棒飞奔,开启新一个物流黄金十年。
  以G7在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煤炭运输的创新实践为例。过去从煤矿到电厂或集揽站运输,司机一趟活儿可能最多要用三天,大量的时间都在排队。低效的同时,怠速排队的尾气造成很严重的空气污染。而在G7 的实践案例中,这一态势正在被扭转。
  在G7副总裁王琦的带领下,数百人研发团队深入“煤炭金三角”,结合 G7 成熟的物联网技术,探索出了一天五趟的“数字甩箱”新模式。按照规划,未来G7还将在城市边缘建立大型场站堆场,将现有运输切成三段,干线长途之外的城市短驳将采用纯电动卡车,最大程度上降低运输碳排放,助力区域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