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邹洁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以献礼建党一百周年为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加强精准服务,做好要素保障,完成了促进产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政策制定,全力推动全市高精尖产业高速增长、稳中向好发展。” 7月26日下午,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该副局长姜广智向媒体通报了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据统计,上半年,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6127.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1.9%,拉动全市GDP增长7.3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高速运行 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姜广智介绍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4%,增速跃居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25.5个百分点;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呈现较强发展活力和后劲。
特别是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倍,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9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倍,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成,这两大支柱行业的“双轮驱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姜广智表示,这些成绩也源于全市经信系统依托“服务包”机制,加强了对28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的精准服务,做好物流运输和生产要素协调保障,从而有效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如积极保障科兴中维、北京生物2家新冠疫苗企业扩产上量,累计向国内供应超15亿剂、保障全国90%以上接种需求,产值突破1220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北京力量;根据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手机市场第二季度排名,小米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17%,超越苹果晋升全球第二,同比高速增长83%,出货量5000万左右。
高精尖产业投资继续扩大 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实现84天落地开工,创造了‘拿地即开工’的‘昌平速度’;理想汽车签署入区协议,创造了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顺义模式’;经开区国家信创园一期开工,落地企业100家;万泰创新药物生产基地、福田戴姆勒高端重卡、燕东微电子8英寸集成电路等项目加速推进……”姜广智表示,全市经信系统按照“谋划、储备、新建、续建、竣工”五个一批项目投资调度机制,上半年推动21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2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6%。
同时,通过实施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22.8亿元,同比增长2.2倍;收入利润率12.0%,高于上年同期6.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5吨标煤,同比下降30.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利润779.5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北京市经信系统还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制造业疏解提质,推进制造业疏解提质动态管理机制和腾退空间优化管理机制,发挥能耗、水耗、环保等标准引领作用,指导企业实施对标达标,开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完成“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任务52个,完成率94.5%,其中利用腾退空间落地高精尖项目18个,完成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21个。
疏解提质促新旧动能转换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数字经济
姜广智也指出,受国外疫情、芯片紧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全市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基础仍不稳固。下半年,北京市经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十二届第十七次会议的有关要求,落实“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又要着眼解决长远问题,保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的战略定力,加强与各区、各部门协作,多措并举抓紧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
包括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市区联动和项目跟踪调度,促进更好项目落地投产,确保“高精尖”产业投资任务在去年350亿元基础上将近翻一番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类减税降费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围绕研究针对性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重点支持1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规上标准,坚定企业在京发展信心。落实“十四五”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加强产业政策衔接,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在氢能、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突破。将疏解提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拿出有力措施,推出一批技改项目,加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抓紧实施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谋划启动标杆工程第一批项目,牵引带动数字经济业态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链融通发展。
区域协同为首都经济贡献力量 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跨越发展
参加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的还有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杨仁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还有两家企业代表:科兴中维副总经理廉晓娟、美团网信与科技促进中心总经理徐辉。
杨仁全指出,昌平区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高速增长、稳中向好态势。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93.2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总产值完成769.8亿元,两年平均增长1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区工业总量的24.7%;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203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上市企业33家,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生命谷”、“能源谷”、沙河高教园(两谷一园)建设,涌现出奥布替尼等一批重磅成果,科兴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推进能源转型6个细分领域、21项关键技术研发,福田康明斯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三一智造“灯塔工厂”建成投用。杨仁全表示,下半年将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高水平“搞活”未来科学城,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昌平力量。
刘力也介绍了经开区产业运行、项目建设等情况。上半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1亿元,同比增长41.3%;规上工业产值3045亿元,同比增长37.7%;规上工业企业利润736.3亿元,同比增222.4%;实现地方级收入198.9亿元,同比增长25.8%,地方级收入规模前200名中约80%企业地方级收入贡献稳步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1亿元,同比增长47.2%;新注册企业4018家,其中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1770家(占比44%)。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启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2.0阶段建设,获批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6个“双试点”城市之一;保障北京生物新冠疫苗年产能30亿剂,全球知名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北部总部建成启用。发布首批30条产业政策和144条政策清单,半年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22项。刘力表示,下半年围绕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谋布局、紧落子、求突破,全力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廉晓娟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科兴中维积极投身疫苗研发,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快速高标准地完成了临床前研究获得批件,开展了临床研究获得应急使用许可;并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了年产能20亿剂的生产车间,于2021年2月5日在国内批准附条件上市,6月1日,正式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目前已在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紧急使用,助力全球抗疫。
科兴中维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北京市优秀的高精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各级政府、各委办局工作联动,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一企一策”,主动、高效地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科兴中维才能全力投入研发、生产,短时间内释放所有产能,保障国内疫苗接种需求,同时向全球广泛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中国贡献、北京贡献。
徐辉表示, 美团2010年成立于北京,在北京市经信局等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美团业务涵盖餐饮、外卖、社区电商、酒旅、买菜、休闲、打车、共享单车等200多个品类,服务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区,2018年9月美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在市服务包支持下,2020年美团主体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收1148亿元,同比增长17.7%。近期,北京市出台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智能网联汽车等一系列惠企惠民措施,又为美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今年一季度,美团营收约370.16亿元,较去年疫情期间同比增长120.9%。美团将积极参与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应用,持续为线下实体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快生活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