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持续见效,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钢材、铜、铝等价格比5月份年内高点下跌3%—14%,带动6月份PPI环比涨幅比5月份大幅收窄1.3个百分点。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袁达介绍,7月5日,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目前初步达成了预期目标。
市场普遍认为,储备投放释放了国家开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积极政策信号,稳定了市场价格预期;同时,定向投放为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了补充库存机会窗口,并降低了部分企业原材料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5月中下旬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多次赴有关交易中心、地方及重点企业进行联合调研和专项调查,督促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持续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同时组织完成首批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
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投放的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其中铜2万吨、铝5万吨、锌3万吨,200多家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参与竞价,成交价格比当日市场价格低约3%至9%不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组织好后续批次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情况,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