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生产的矿产品是我国经济、社会、国防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农业一样都是为了人类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粮食”。7月15日,在2021中国探矿者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认为,当前,国家矿产资源形势和矿业形势严峻,危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探矿者找矿为矿业提供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是矿业物质基础---生命源。“找矿时刻不能停,探矿者亦要配合采矿、选矿工作,紧密合作。”陈毓川表示。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三项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农业、矿业,缺一不可,要三者共赢。陈毓川表示,矿业包括四部分:找矿、采矿、选冶、经销,探矿者和矿业工作者要始终依靠科技、提高找矿效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处理与利用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液、尾矿、废渣等,保护、修复自然环境,这是矿业界的共识。
陈毓川认为,当前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在国际严峻的政治形势下,美国联合盟国从矿产资源供应打击我国是必然趋势,铁矿就是一个实例。2019年底,我国15钟矿产对外依存度高于50%,其中铬、镍、锰、铌、钴、锆高于90%,铂族元素、铁矿石高于80%,石油、铀、锂、铜高于70%,硼、铝、钾盐高于50%。“短缺矿产增加自供,立足国内是紧迫任务。”陈毓川强调。
当前矿业形势亦较严峻。我国矿产勘查市场从2012年的414.10亿降到2019年88.03亿元,探矿权数大幅下降,采矿权数及投入不断下降。特别是2017年以来税费新增造成矿业市场运行环境恶化,探矿工作下滑,找矿形势十分严峻。
2021年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完成年,不少省区地勘队伍正经历转制的艰难历程,探矿队伍又处于体制改革的浪尖,对于探矿队伍来说又进入了一段艰难时期。陈毓川强调,找矿历史使命有重担,但客观环境很困难,面临一次考验与锻炼。探矿队伍在新时代不忘初心,保持找矿天责,有队伍、有科技、有效率、有成果。“为满足国家所需,扩大服务领域,发挥地质科技专长优势,充分发挥探矿队伍整体作用,达到满载运行。”陈毓川呼吁说。(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