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税收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百姓,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7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税务系统党员代表围绕“坚守初心 税收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副主任、银川市税务系统“马丽工作室”负责人马丽认为,我国纳税服务方面两点最突出的变化:第一,从“两家跑”到“一家办”。我国国税地税经历了从“合作”“合并”到“合成”,从最初的办税缴费跑国税地税两家到进一个厅办两家事,再到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的税费事项,甚至部分涉税事项实现了“全省乃至全国通办”。第二,从“走马路”到“走网路”。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打造了电子税务局、手机APP、自助办税终端等线上办税缴费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
税收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
我国税收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税务人辛勤耕耘和接续奋斗,他们忠诚履行职责使命,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使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作出了积极努力。国家税务总局义乌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剑介绍,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与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他说,义乌是一座外贸型城市,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也非常注重服务外贸经济发展,面对疫情大考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第一个是“高效便捷”。在线上开展疑点审核,进而完成退税,用“数据跑路”全面替代“企业跑腿”。第二个是“制度创新”。每年有四五十万外商来到义乌采购商品,但是数量很少、品种很多,义乌市税务局根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量身定制了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朱海表示,苏州是外商投资集聚地,苏州企业在不断走向世界,也就是苏州外商投资企业多,走出去的企业也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多。在服务“走出去”企业方面,苏州市税务局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第一,要让想走出去企业敢走出去。第二,要让已走出去的企业信心更足。第三,要让遇到争议的企业不用担心。
朱海说,他从事的国际税收工作就是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确定性服务。第一,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其最为关注的税收确定性服务。为外商投资营造了稳定、可预期的税收环境,增强了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信心。第二,为中国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中国税务在国际税收舞台上正在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提供更多“中国方案”,苏州市税务局在国内率先构建对跨境企业实施精准分类、并据此提供精细服务管理系统,被作为“中国经验。
税务解决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吴娟作为“攻坚手”和业务骨干,参加了国家多轮征管税制改革,见证了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她凭着山城辣妹子的这种韧性,带领工作专班参加减税降费工作,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把减税降费的红利惠及到了千家万户,努力让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市场主体。马丽认为,纳税人缴费人所盼,就是税务人所向。这些年来,她在为纳税人解难题、办实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是形成了一套工作标准。银川市所有办税服务厅业务办理流程、政策答复口径、服务礼仪标准、需求响应速度都是一样的。二是成立了“马丽工作室”。秉持“精业于心、服务于行”的理念,致力于推进由“无差异化”的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转变,打造了银川纳税服务的“金字招牌”。
李剑说,义乌市场背后有1000多家国内中小微企业生产供货,所以义乌市税务局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服务好外贸经济,服务好中小微企业。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税务总局“税银互动”工作框架下,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20年义乌市税务局与全市27家金融机构合作,联合推出了“税易贷”金融产品,为不少企业送去了“及时雨”。
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武汉市税务局增值税发票预警管理团队“张学东工作室”负责人张学东介绍说,2020年,武汉发生了重大的疫情,为了支持企业抗疫,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由于时间短、政策多,纳税人填报税费优惠政策时漏填、错填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武汉市局党委按照税务总局、湖北省局的部署,迅速建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研发出了一款非接触式的“轻松填—疫情防控版”软件,智能辅导纳税人申报,用基层“小创新”较好地解决了漏填错填问题,点击使用量达到了230万户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