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奇帆:消费互联网盈利模式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行不通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7-13 20:0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7月13日,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全覆盖、网络核心技术创新、互联网产业动能释放、网络安全治理以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如果再沿用消费互联网这种盈利模式“行不通”。
  黄奇帆指出,目前我国拥有10亿网民,33万亿的互联网经济的营业额,也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巨头企业,成绩是非常令人瞩目。但目前消费互联网方面还存在四大问题。就消费互联网而言,黄奇帆分析了四方面问题。
  一是消费互联网拼命“烧钱”扩大规模。通过打败对手取得垄断,形成的效果在一个领域里几乎是零和效应,没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增值效应。可以看到,一旦取得垄断,互联网平台就提高门槛、广告的费用、货物上架费用等,以至于网络上一些小平台、小公司的货物上网、上架需要扣的费率远高于线下费用。
  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设计产品,打擦边球,扩大流量,吸引眼球。
  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垄断地位,采取不对等的措施,采集客户、采集老百姓的信息,甚至侵犯隐私。
  四是互联网杀熟。互联网杀熟实际上是不公平、不公正的,而且这种杀熟过程是在被杀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
  黄奇帆表示,这是消费互联网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利用消费互联网的常规状态采取盈利。但在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产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可以盗窃全盘推进、全社会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再追求流量。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必须通过降低成本,产生产业链企业的降本效应,提高效率产生效益。
  黄奇帆强调:“在今后十年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再用消费互联网这种盈利模式或者不讲道理的盈利模式,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