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 推动生态环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7-12 17:0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我国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实现双碳目标,将全面重塑经济、社会、文化格局,引领我国迈向高质量、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当前,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不足十年,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这是一场涉及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工程。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各界如何布局?产业会发生什么变革?企业要如何行动?这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7月8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天府之国”成都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链接与重置: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为主题,着力探讨生态环境产业助力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新思路、新路径等话题。来自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四川省、成都市,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以及科研机构、环境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近千位领导、嘉宾出席论坛。
 
  开幕式由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赵宇主持。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 赵宇
 
  成都市副市长曹俊杰致欢迎辞,全面介绍成都以主体功能区理念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进环境产业发展、以“三治一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以精准政策支持环保企业成长的做法,并围绕推进技术创新、做强产业支撑、推动发展转型和引导社会参与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期待成都续写全新的绿色篇章。
  成都市副市长 曹俊杰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助力减排降碳,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战略,是环境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和应有担当。希望广大环保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强化使命担当;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带头领跑创新、领先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内引外联、主动牵线搭桥,促进对外交流,展示良好形象;坚持守法诚信,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谢经荣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致辞。李高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低碳环保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生态环境部将做好强化倒逼机制,释放产业发展的潜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工作。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将于七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李高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彭勇发表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四川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战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入实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创“十三五”以来最好的水平。当前正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希望各界加强交流合作,来川投资兴业,共谋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彭勇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戴英丽致辞。她指出,德国将环境保护以“基本法”为基础,并辅以很多其他法律。环境保护也植根于中国,这些年许多法规开始生效。因此跨境合作是当下极其迫切需要的。
  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既要有勇气直面调整,又要有智慧克服困难,智勇双全才能行稳致远。作为全国性大型行业组织,环境商会也将始终高举市场化大旗,支持市场化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形成,凝心聚力,共谋可持续发展。
  环境商会会长 赵笠钧
 
   本届论坛召开之际,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也同期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
  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环节由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主持。

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 骆建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发表主旨演讲,题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目标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产业机遇》。
  贺克斌表示,面对双碳目标任务,一是全面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推动产业智能化、新兴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实施资源能源全面节约与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连接。二是强力推进能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光伏发电,推进风能利用,以分布式能源为重点,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利用,大力推进园区提高能效,推进能源梯级利用等高效用能方式,支持工业园区余热余能利用。三是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发展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四是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五是持续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继续支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和产业共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贺克斌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发表主旨演讲,题为《履行使命担当,探索成都实现碳中和之道》。
  雷宪章对碳中和的全球大趋势、中国的使命与担当、欧洲碳中和的脱碳之路、探索成都实现碳中和之道、成都碳中和关键技术和产业布局探讨等五方面内容结合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进行了系统介绍。他指出,根据资源可获得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成都市可以走出一条顺应能源革命方向、 符合省情、惠及成都2000多万人民的经济—环境双赢的碳中和之路。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雷宪章
 
  “十四五”时期,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的目标,产业重点也将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与过程控制,从常规污染物向特殊污染物转移,从单因子控制转向多因子协同控制。借着“碳中和”的风口,环境产业将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发展期。环境企业要勇于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重视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当下,环境企业该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这是环境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峰对话一环境产业如何助力碳中和?”环节由苏伊士亚洲高级副总裁孙明华主持。
  苏伊士亚洲高级副总裁 孙明华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贞勇做《共抓长江大保护、共促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演讲。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贞勇
  
  随后,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维尔利集团董事长李月中、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北控水务集团副总裁刘伟岩、瀚蓝环境首席技术官、瀚蓝研究院院长张汉威等嘉宾共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左起:孙明华、李贞勇、李其林、李月中、陈荣强、刘伟岩、张汉威
  高峰对话二“十四五”双碳目标如何布局?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时间紧、困难多、任务重,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传统的电力、钢铁、煤炭行业是节能降碳的主战场,也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十四五”,它们将加大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进程,围绕绿色转型进行一系列布局。碳中和愿景下,节能环境企业也将有机会向社会各个产业渗透,为传统和新兴行业绿色赋能,有望与相关合作伙伴共同实现“弯道超车”。为实现双碳目标,各界将布局哪些重点领域?这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对话由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董事长李顺主持,新苏环保/雪浪环境董事长胡建民、中交生态副总经理李大龙、山东公用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毅,兴蓉环境副总经理刘杰、青岛万龙高新科技集团董事长高彦臣、和君咨询生态环保事业部主任杨宁等嘉宾参与了话题讨论。

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董事长 李顺

  左起:李顺、胡建民、李大龙、张毅、刘杰、高彦臣、杨宁
  高峰对话三绿色金融如何支撑碳中和?当前政策对于碳中和的引导和布局力度不断加大,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的催化剂,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未来,期待社会资本越来越深入的参与,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以创新和高质量释放潜力和动能,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如何发挥资金杠杆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仍需突破行政、市场及社会层面的多重障碍。
  对话由威立雅中国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主持,中金资本管理部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曙光做主题演讲,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安平、华泰证券董事总经理董光启、喜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姚远、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邵琳琳、中信证券投行委能源化工组高级副总裁王辉宏等嘉宾参与对话并发表精彩观点。
  威立雅中国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 黄晓军

  中金资本管理部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 王曙光
   左起:黄晓军、张安平、董光启、姚远、邵琳琳、王辉宏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