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余娜
“作为中国汽车智能语音交互优质品牌,近几年,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上进展顺利,今后还要将视觉做到车上去。”6月18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上,科大讯飞智能汽车副总裁雷琴辉接受了包括中国工业报在内的媒体采访。
雷琴辉透露,汽车需要多语种的支撑,到今年年底,科大讯飞将可能具备支持二十余种小语种的能力。科大讯飞将围绕车厂自身的特色,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打造既有汽车品牌特色,又符合其用户群体的语音,即人机交互系统。
据悉,介入汽车视觉的研究,可以让汽车的交互体验更上一层楼。利用视觉识别技术,让汽车可以充分感知环境和驾驶者,可为驾驶者提供更周到安全的保护和服务。此外,把视觉的算法融入到车机系统中,一方面节省了独立模块的设计空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也会让车内的用户交互有更多想象空间和发挥。在座舱视觉里面,科大讯飞已经发布了多模人机交互和驾驶安全守护技术解决方案。
2020年11月,科大讯飞发布了行业首个视觉语音双模感知技术产品,该产品在语音识别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识别的功能,即使是在嘈杂的座舱环境下,也可以通过唇音的识别和视线的追踪让语音识别更精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则可以识别驾驶员的状态,当驾驶员疲劳分心时会及时提醒,另外也可为将来自动驾驶能力的升级提供保障。
雷琴辉表示,在智能汽车领域,科大讯飞不会涉及电池、电控、电机这些领域,其业务主要专注三个方面,即智能语音、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是目前科大讯飞重点布局的领域。“我们有5个方面的目标,即智能座舱产品持续引领行业变革、拥有超级的音效体验产品、每台车都可以不断成长、每个用户都能触达、对每一辆车都能提供无忧的服务。”雷琴辉说。
据其透露,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体系,是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围绕汽车生命周期,科大讯飞协同构建了产品的开发体系,从产品规划、交付到营销推广和售后,全方位推出了相关产品。
“我们最终就是希望每一台车都有懂你的助手,而科大讯飞将从形象、声音、感知、推荐、情感各个方面打造这个助手。”雷琴辉说。
对于科大讯飞会否涉及芯片研发,雷琴辉回应,“至少本体上现在没有,科大讯飞有一些协同关联公司在涉及,例如灵犀科技。”
资料显示,科大讯飞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深耕19年。公司目前重点面向人车交互应用场景,推出了智能汽车语音助理、智能车载系统、一体化车机等汽车智能化产品。科大讯飞与90%的中国主流自主和合资品牌车厂都有过合作,累计出货量近3000万台。
请输入验证码